与“科学探索奖”相关的科学家一年内产生了100多项成果,这是第一次奖励医学领域。

动态新闻2022-12-12 08:20:46自考头条

新京报贝坛财经讯(记者铂蕾) 2021年和2022年“科学探索奖”颁奖盛典于11月26日在线举行,百名青年科学家通过腾讯会议在线同屏分享荣耀瞬间。

4年来,“科学探索奖”共奖励资助200名青年科学家,坚持“科学家说了算”,秉承“面向未来、鼓励潜力、鼓励探索”的精神。 医学科学领域获奖者首次出现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澳门地区科学家首次入选,共有16个机构首次获奖。

作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科学探索奖”成立于2018年,由杨振宁、饶毅、施一公、潘建伟、谢晓亮等14位知名科学家和腾讯基金会发起人马化腾共同发起。 奖项涵盖基础科学和尖端技术10个领域,每位获奖者5年内共获得奖金300万元,可自由支配奖金的使用。

与“科学探索奖”相关的科学家一年内产生了100多项成果,这是第一次奖励医学领域。

腾讯高级副总裁西丹在颁奖仪式现场讲述了自己的初心。 回答者供图

首次鼓励医学科学,鼓励探索“0到1”

“科学探索奖”今年首次颁发给医学科学领域。 “我们之所以和全民、全世界的人一样关心人类健康,也是因为我们相信科学是未来人类健康改善的关键。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科学探索奖”发起人饶毅说。

奖项今年增设医学科学领域,正是为了鼓励青年学者对疾病的本质和规律开展探索性研究,支持中西医结合,培养真正具备研究能力、能解决临床迫切需要的医学领军人才。

今年,医学科学领域的5位科学家表现突出,包括肿瘤“降级”、多器官功能衰竭机制、蚊媒病毒感染的预防、干细胞再生治疗眼科疾病、开展中国最大食管癌队列研究等。

医学科学领域有两位特殊获奖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苏士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吕奔。 他们既是医生科学家,又是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更是在实践背后探索医学奥秘的科学家。

苏士成认为,“科学探索奖”医学科学领域的特色评判标准,将鼓励更多医学科研人员以原创、“0到1”的科学发现,以临床为出口,不断为人民服务。

获奖者一年取得了超过一百项的成果

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希望成为国家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的有益补充,“科学探索奖”让社会不断探索基础研究人才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据不完全公开信息统计,2022年一年,“科学探索奖”相关青年科学家已取得成果,获得奖金100多项,广泛分布于各重要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陈学伟在获奖次年攻克杂交水稻育种难题,培育出f优498、宜香优2115、川优6709等新品种,目前在我国西南稻区广泛栽培; 浙江大学教授李铁风参与研发的仿生机器人,获奖3年后成功探索马里亚纳海沟,推动了中国软件机器人在深海工程领域的应用……

“从0到1”的基础研究成果,在多年来“科学探索奖”获得者的工作中不断涌现,它们不仅贴近国家需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也有宇宙诗意和人类愿望。

2021年,中国天眼FAST快波突发优先和重大项目科研团队获得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快波突发偏振观测样品,科研团队科学家东苏伯和李科伽于2020年、2022年获得了“科学探索奖”。 2021年10月,我国首个实现“量子计算优势”的光量子计算样机“九章号”、超导量子计算样机“祖冲号”双双升级。 这一划时代的科研成果背后,站着科学探索奖获得者陆朝阳和朱晓波。

依靠“科学探索奖带来的影响和变化、科学家的反馈和激励”,“科学探索奖”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在在线颁奖仪式上,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西丹表示,“设奖4年来,获奖青年科学家勇于突破,持续取得多项成果”,重申了奖项的初心。 “科学家经常很寂寞。 我们必须忍受‘科学家的寂寞’”。

编辑白华兵

校对卢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