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高价续费,知网如今现状

动态新闻2022-12-13 23:32:01自考头条

作者:朱昌俊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封落款于中国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邮件。 该邮件指责知网接近“千万级”续订费用和“苛刻”续订条件,表示由于协商无法达成一致,目前中国知网暂停了中国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国科学院”)对CNKI数据库的使用权限。 中科院图书馆一位负责执行的老师证实,网络传播“千万级”的更新费用和网络接入中断属实,中科院各大所正在积极应对网络中断带来的影响。 但是,据某媒体最新报道,知网方面回答说“不是事实”。

知网高价续费,知网如今现状

这个消息是否属实,从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目前还存在悬念。 但即使是事实,它的发生也很难说是意外。

要知道,近年来,由于高昂的收费问题,已经有很多大学一度停止了与知网的合作。 2016年1月,武汉理工大学发出知网停运通知。 校方表示:“由于续订价格上涨过高,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没有成功。” 就连北京大学也于2016年3月发出知网停止的通知,抗议“不会轻易妥协商家的过度涨价行为”。

此次中科院暂停续费的消息,意味着合作资费达到“千万级”,确实令人咋舌。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全年,同方知网主营业务收入11.68亿元,归母净利润1.93亿元,毛利率达53.93%。 当知名大学为了解网络“高价”而挣扎时,部分学生、科研人员的个人压力可想而知。 有报道称,曾以“下载7元论文需充值50”为由,大学生知网告上法庭。

然而,近年来互联网之所以屡屡陷入争论,不仅是因为它的收费很高,而且指出它在向“客户”收费很高的同时,也不向论文作者支付必要的版权费用。 去年底,知网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赵德馨指控擅自收录论文并收费,引发舆论关注。 论文作者在网上“写自己的论文要收费”的现象屡见不鲜。 这种双向的“收获”,在一定程度上也正好解释了网络高利润率的原因。

作为国内最大的学术论文网站,知网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无疑给科研机构和相关人员提供了获取学术资源的便利。 然而,如何平衡网络商业性与版权保护、学术资源合理流通之间的关系,考验着网络运营模式和收益的正当性。

要知道,如果依靠学术资源上的伪垄断地位来抬高价格,必然会怨恨网络的社会价值,阻碍学术资源的正常流通。 事实上,据媒体报道,中国知网的前身是1999年的“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工程,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创新知识资源全国共享行动计划”。 也就是说,虽然现在公司化了,但是原本就内置了“公共性”基因。 现在,来自高中的“投诉”和舆论的吐槽,对显然不应该抛弃的“公共性”敲响了警钟。

因此,无论中科院因“千万级”合作费用暂停与知网合作的消息是否属实,知网的经营模式都到了必须或必须改变的关口。 这一方面表明定价模型的合理性值得重新审视,另一方面也表明在学术资源的获取中应该给予论文作者更多的尊重。 毕竟,社会反对的不是网络资费,而是无节制、无约束的资费。 当一个学术网站的服务价格给高校群体带来负担时,显然不能说是正常的。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