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激烈的中考竞争,终于知道“指标到校”有多香了。

动态新闻2022-12-15 18:15:00自考头条

记者许雯张瑾今天,这个推送对于初三的家长来说,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主要写在初一和初二,或者更未来的家长们身上。 今天,我们想再谈一次指标到校,是因为重要背景——这几天,小升初公务摇号结果陆续公布民办初中补录结果,在成都商报教育公布的社区里,家长们的热议也不绝于耳。 其中,讨论频率很高的一件事是“因为小升初的摇号结果不太满意,要不要为了孩子重新选择学校?” 但家长们也知道,“重新择校”意味着牺牲3年后的指标上学资格。 这中间的得失,到底该怎么估量呢? 首先,直接说我们的结论吧。 如果不是不可抗力的特殊原因,请不要轻易放弃指标上学资格。 对于这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今年初经历上升的父母们,大概率点头表示赞同。 前几天,我们给大家分析了今年选择高中的新逻辑。 其中提到过必须重视政策的指挥棒。 今天,一边和家长们“复习”指标上学的政策内容,一边告诉大家为什么不轻易放弃。 指标上学有哪种类型? 以2022年中考政策为例,这些概念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市直属学校面向“52”区域统筹,包括招生计划50%为指标上学计划(以下简称指标)、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市级统筹指标。 市级统一指标由市教育局统一分配给各区。 2 .中心城区各区属省级典型普通高校,以本招生区域统筹招生规划的50%为区域指标,在学校所在行政区均衡分配。 其余各招生区域参照中心城区办法执行。 3 .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普通普通高中,可根据自身情况招收校内指标生。 校内指标生占学校的统招生计划,但不能突破本校招生区域统招生计划的30%。 4 .民办高校毕业后,可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书面申请,中心城区经区教育行政部门汇总意见签署,报成都市教育局同意后,可招收校内指标生; 其余各(招生区域按规定)时间内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可招收校内指标生。 市直属学校授予的指标学校也叫市指标。 具体如下: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3所学校按照政策,50%的系统招生名额用于指标到校。 其中,面向“52”地区的市指标直接分配给学校,其余各招生地区分配给区。 请注意,能够获得市指标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参加中考。 只是,重点来了。 中考:与录取分相比,这类学生的中考成绩只需达到省重线。

经过激烈的中考竞争,终于知道“指标到校”有多香了。

效益最高的中学生所在区的省级示范高中数量越多、机会越大,这些指标到达学校并最终如何分配到各个学校呢? 为什么各区(市)县的最终分配数量是多少呢? 实际上,地区指标的数量与所在区的高中数量有一定的关系。 比如金牛区,在很多人的认知中,要说基础教育资源,金牛区可能不会排在第一位。 但在初升阶段,金牛区高校的整体实力已经显现。 按照政策,中心城区各区属省级示范性普通高校,以本招生区域统筹招生规划的50%为区域指标,在学校所在行政区域均衡分配。 通过对各区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数量的梳理,发现多数区省级示范高中数量在一、二所,多为四所,而金牛区有七所,这一数量可以说居全市前列。 具体有什么样的学校,我们用图表示:

7省级典型的普通高中意味着什么? 其实政策也很明确。 本(招生区域统计)招生计划的50%作为区域指标。 也就是说,这7所学校当年)招生计划数中,有一半的名额是给金牛区的中学生的,从这一点来看,自然对金牛区的中学生非常好。 看看这三年的学校吧。录取分数线:

从近三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与上述相关的几所学校的收入其实比较高。 但是如果能拿到这些学校的地域指标,学生就不用中考就可以入学,而且这些都是优质的高中,这样的话,就很香了。 如何获得市或地区指标? 今年1月,成都市教育考试院颁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成都市普通高中指标到校生工作的通知》。 总体而言,2022年成都指标上学生政策的大原则没有变,——《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通高中体系招生计划的50%以上合理分配给服务区内初中,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公办初中强校工学实验学校当然,随着成都普通高校的扩招,预计在校生的数量也会相应增加。 根据政策,无论是市指标还是地区指标,都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户籍必须在本招生区域。 二是实际上学符合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政策规定转学的,必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际学习2年以上。 第三,初中入学应符合当时成都市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第四,学生要按要求完成综合素质评价笔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2022年指标上学政策,家长、学生有三大变化值得关注。 1校内指标生比例在2022年扩大后,市级示范高中校内指标生比例将扩大,从不突破我校高校统筹招生计划的20%提高扩大到不突破30%。 同时,符合条件的省级示范高中也可以提出书面申请,经区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市教育局审核,这有利于高中毕业后初中学生按指标到校,直接升入本校高中,实现贯通培养所以,升级之初,父母不能只盯着合口味的中学看。 如果学校刚高中毕业,初中有点无奈,但高中质量很高,这个升学因素也应该一起吃,不应该轻易择校。 2变化两化民办校内指标统一管理此前成都出台的中考实施规定已经明确。 中心城区民办普高校内指标生全部纳入成都市指标生管理平台管理,考生填写报名意愿。 本校初中校内指标生的推荐方法和具体安排,须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实施。 坦率地说,民办学校的校内指标,也就是大家俗称的“直升机”管理,更加规范。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民办学校分类登记改革推进情况,2022年—2023年民办学校招收校内指标生属于过渡期管理。 民办高中毕业(含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按办学许可证)、2020年及以前招收校内指标生的民办学校,可在规定(时间 )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招收校内指标生3变化3综合评估笔录,应完成政策制定这种细微的变化往往容易被忽视,但仔细阅读政策,就会发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大相径庭。 实际上,评价等级是一个比较粗略的概念,以往学校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升学,大部分学生a等都能给予评价,但写实记录更为细致、清晰、可操作,其导向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资料此外,如果政策要求制定指标上学学生推荐方案,必须坚持这些原则。 善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市级以上“新时代好少年”获奖记录的优先推荐,对严重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校规、考试作弊、校园欺凌行为的不得推荐。

综合考虑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成绩,避免轻易使用诊断测试分数作为推荐的唯一标准。 以学生参加体育课或体育长时间参加为推荐依据,无正当理由不参加运动者不得推荐。 以学生参加美育教育为推荐依据,不得推荐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美育课或所有其他同学参加的美育活动。 以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为推荐依据,有市级以上“劳动奖章”“劳动能手”获奖记录的优先推荐,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劳动教养的不得推荐。 同时,指标上学学生有明确的公示制度,不仅要公示操作方法,“各初中在校内、毕业班内,本校所有符合指标上学学生基本条件的学生名单,结果(包括学生姓名、对口高中,以及符合条件但自愿放弃的学生名单) 换句话说,是否被推荐,需要接受全校教师的监督,孩子是否忠实完全符合要求,所以在操作透明度方面,父母可以放心。 总结(小升初现在没看成绩就入学了,基于各个学校所谓历年的口碑,我们非常理解父母的“择校”冲动。 因为我希望孩子在初中三年级就有坚实的成绩基础,为初升做准备。 但是父母们必须这样算账。 如果选择所谓的名牌学校,3年后人偶的分数是否会变高还不清楚,是一个变量要素。 但是,在校的中学,3年后有相当高比例的指标上学。 这是事先知道的,定量的因素。 放弃好好的升学途径,选择争分数,一定要慎重评估是否划算。 其次,中(考上竞争分数。 那就是和全市的学生一起竞争,而指标上学,只是和某所学校内的数百名学生竞争,哪一个竞争更激烈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面对“择校”的冲动,家长们不仅要看名校的圈子,还要看实际的升学政策红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