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点校本完整版,中华书局版全套

动态新闻2022-12-16 05:35:00自考头条

光明日报北京12月5日电(记者陈雪)“历史上,以‘周’为国号的王朝不少。 这里展示的《周书》,记载的“周”是指南北朝时代北朝的北周。 》11月30日,中华书局在校本《周书》修订本新书发布会在线直播期间,《周书》修订本的编辑负责人刘学与几位嘉宾进行了交谈。

中华书局点校本完整版,中华书局版全套

《周书》保存有大量有关典章制度的史料,涉及东魏、北齐、梁、陈史事较多,书中还收录了书简、时策、诗赋等,是研究北朝历史和中古文学的宝贵文献。 中华书局订购校本《北朝四史》是由武汉大学唐长孺老师主持整理的。 这次《北朝四史》的修订工作,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负责,刘安志教授负责修订,历时十多年完成。

据了解,2017年中华书局《魏书》修订本出版后,《周书》成为《北朝四史》修订本出版的第二种。

为什么近年出版的《二十四史》修订本主要集中在魏晋南北朝的一节?

中华书局副总编辑张继海介绍,在“二十四史”的具体构成中,魏晋南北朝和隋朝占有十二个品种。 历史前后长达四百年,从汉末开始,经过三国纷争、南北朝对立,直至隋朝统一。 汉唐四百年间风云激荡、交流交融,形成隋唐盛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 北周在政治军事方面对隋唐影响很大,南朝在经济文化方面对唐朝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北周这个历史,在隋唐的延长线上。

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副主任胡珂说,北周政权只用了20多年就被隋朝取代,但其建立的许多制度为后来的隋唐两代所继承。 由于唐朝以前没有记载西魏、北周历史的典籍,在现存关于西魏、北周历史的资料中,《周书》本书最早,保存的资料也最原始,作为“二十四史”之一,价值很高。

《周书》共50卷,包括帝纪8卷、列传42卷,是唐朝令狐德棻等人编撰的官修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公元534年北魏东西分裂至581年杨坚代周建隋朝48年间的西魏、北周史。 作为中华书局订单校本“二十四史”之一,唐长孺掌管订单学校的《周书》于1971年11月出版,与《魏书》 《北齐书》 《北史》共同构成的《北朝四史》订单校本,“古古古代史”

“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订工程于2006年正式启动,是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重点项目。 因为武汉大学的唐长孺老师是校本“北朝四史”订购的主持人,所以《北朝四史》的修订工作由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承担,体现了学术的传承与发扬。

1971年发现校本《周书》以武英殿本为底本,与三朝本、南鉴本、北鉴本、汲本、局本、百衲本6个版本互校。 同时,就读《册府元龟》和《北史》的有关部分,吸收了钱大昕、张森楷、张元济等人的校勘成果。 刘学说认为,“此次修订本继承了原点校本的优点,保留了原有的学术特色和整理成果,进行了许多开拓和提高。”

“与唐长孺老师那一代人相比,我们在学术功底和基础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和不足。 ”对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刘安志来说,修订工作的一个难点在于面对校本珠玑,“我们如何在这个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更上一层楼,可谓是巨大的。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删除和邪恶都是极其严重的问题”。

刘安志表示,此次修订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增加了日本收藏的唐钞本《周书》卷十九残卷、《册府元龟》三种明钞本和《永乐大典》等新资料。 二是严格按照底本校勘法原则进行修订。 《周书》时校本使用武英殿本为底本,也是局部使用诸本互校,择善而从之的方式,修订工作严格遵循校本校勘法原则。 三、句号分隔按校本二十四史和《清史稿》修订工程的句号分隔方法处理。 修订本总修订点校本标点有500多处; 四是纠正校本中存在的一些错误; 五、谨慎批改校勘记,《周书》时校本有校勘记1451条。 修订本删除第78条,新增第319条,沿用第1066条、修订第307条,总有校勘记第1692条。

刘安志说:“通过修订,我们的成果也很大,对唐长孺先生的学术理路和治学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修订工作切实掌握了古籍整理的基本重要性和方法,为下一步整理《唐会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明日报》 ( 2022年12月06日09版)

资料来源:光明网- 《光明日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