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药店“走过场”依然存在。

动态新闻2022-12-18 07:45:59自考头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江芬

12月1日,《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正式施行,第(一批 )药品禁售清单也同时生效。 网络售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行业将迎来真正强大的监管时代。

昨日,记者暗访发现,目前电商平台严格执行处方药网络销售实名制、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展示等新规,被列入网络禁售名单的相关药品也“一夜之间下架”。 但一些药店仍“踩”红线,在处方药销售页面上直接公开展示药品包装、标签、说明书等信息,“开过头”现象依然存在。

在线返回同一监管起跑线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药品的网络销售越来越活跃。 但行业发展迅速,处方药销售不规范、平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网购APP无处方就能买到处方药,虚构病情也能买到电子处方药,还能把处方药标上“非处方药”销售,买到精神类药物,这样的乱象频发。

对此,《办法》明确对处方药网络销售实行实名制,按规定开具处方审核配制; 规定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区分展示,明确处方药销售主页面、首页不得直接公开展示包装、标签等信息; 处方:通过审核前,不得展示说明书等信息。 不得提供有关购买处方药的服务。 意在强调“先验方后药”和处方审核的管理要求。 同时,处方药销售前应充分告知消费者相关风险预警信息,要求消费者知情同意,切实防范用药安全风险。

对此,东北证券分析师刘宇腾表示,药品网上销售监管靴落地,大大增加了对《办法》网上销售处方药的条件和义务。提高监管将更加全面细化,将网上药店拉回到同一监管起点,利用政策缺失的传统网络药品销售将逐渐消失。

禁售药品盘点,“不合时宜式处方”犹在

昨日,记者注册多家电商平台,发现处方药销售趋严。 同时,12月1日新规和禁售清单生效后,相关禁售药品在电商平台“一夜之间”上市。 而处方药均在平台上醒目标识,购买者须注册相关身份信息。

但违规行为并未完全杜绝,一些药店还在“踩”红线。 在一家电制造商的平台上,记者搜索了缓解骨关节炎疼痛症状的药品“伊立昔布”。 页面显示,多家药店均有销售,商品图片均为形象代用,“处方药不按法规展示包装”。 不过,记者点击后发现,不少药店都表示“新老包装会随机发货”,并附有新老包装的细节、说明书等信息。

此外,所有销售页面均提醒“本产品为处方药,处方必须在药剂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但执行上存在差异。 在一家药店,记者下单购买了“艾瑞昔布片”,系统提示需要添加问诊信息。 记者随意选择确诊疾病为“骨关节炎”,让人意外的是,随后的“补充处方、病历、检验报告”流程是“选填”。 记者直接无视的话,可以正常购买,没有障碍。

另一家药店要求患者在购买药品前“开处方购买”。 记者填写基本信息,选择确诊疾病,确认“网上就诊,使用过该药品”。 随后,一家互联网医院的医生进行了一对一的问诊。 但记者无需上传病历资料,只需点击“无补货”,医生就能在1分钟内开出“电子处方”。 空无一物审核环节,记者可以很快完成药品采购。

争夺处方药流失红利,电商平台应尽到“守土责任”

“新规刚刚落地,有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 但无论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还是争夺处方药流失红利,电商平台都应该坚守守土尽责。 ”。 南京某医药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规定,此前大家不得通过互联网销售处方药,也不得通过互联网展示处方药信息。 到2019年为止,网络销售处方药的活动已经“解开”。 此次出《办法》,网上销售处方药正式获得合法身份。

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巨大的利益。 企业方面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零售药店可以正大光明地配置网上销售,但在这个过程中,药品质量安全是底线。

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方平台要对照《办法》找准自己,排查漏洞陷阱,尽快完善内部管理流程和规范,做好“看门人”。 从长远来看,只有整个行业从无序走向有序,行业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很多南京市民也向记者表示,网购不仅方便便宜,其实也想得到一定程度的吸毒建议和指导。 目前,许多药店宣称“专科药师、在线服务、免费用药咨询”,但这些药师仍处于处方阶段,难以享受体验良好的远程药学服务。 这为行业竞争提供了另一条出路。 配备药学服务人员加强知识储备和专业技术,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用药效果和购买体验,也是快速突破、扩大份额的好方法。

来源:南京日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