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动态新闻2022-12-21 15:14:02自考头条

教育改革先锋的重要典型报道

“农村缺乏懂技术的人! ”安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胡启涛与农民共度半生,对农业感情深厚,每当谈起乡村振兴的薄弱环节,他总忍不住叹息。

强化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农业类省属高校,安徽农大充分认识到农业技术的缺失就像一个缺口,为农民走向幸福生活铺平了道路。 要让农业成为有价值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必须架起培养高素质农业人才的桥梁。

培养乡村振兴的“领头人”

四五年前的一个夏天,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红星镇吴寨村的村民吴笙经过邻村,看到“90后”农业大学毕业生李亭流500多亩土地上盖的蔬菜大棚里,瓜果浇着藤、辣椒成熟,几十名工人在里面干活,绿意盎然

同是一块田,为什么人们赚得钅满,自己种小麦种玉米,一年只赚一万多元? 其实,吴笙心里明白,自己吃了没有文化的亏。 从那时起,他就密切关注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的相关信息。

2004年,安徽农大认识到为农村培养高素质适用人才的重要性,派员组成考察组多方调研分析,一年后的全省两会上,学校时代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提出了相关议案和建议。 2007年,安徽农大在泾县函授站启动“一村一个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试点,为村“两委”成员、后备干部及大户培养确定了方向,此后逐步推广到整个江淮大地。

得知安徽农大“村大工程”的消息后,村“两委”后备干部吴笙主动到村里报名参加县推荐选拔,为成人高考做准备。 他认为,学校实行“专选课、计划单列、分线”的倾斜政策,让自己好好读书就有很大机会通过考试。 成为“村大工程”学生有三个好处。 一是国家减免大部分学费,报销交通费、住宿费,自己几乎不用花钱就能上学。 二是在当地集中上课。时间可以避开农忙期,学习生产;三是通过两年半的学习,毕业后,相应的国家拥有认可学历的学位。 拿到短期大学的学位的话,自己有可能进入村里的“两委”,或者成为乡镇公务员。

2017年底,吴笙顺利成为“村大工程”的一员,开始系统地学习现代农业专业知识。 在两年半的学习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寻找正确的道路”的感觉,自己的疑问就在这里解开了。

“学生找对了路,表示学校功夫很扎实。 ”胡启涛介绍,学校在设立专业时结合学生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特点,在经济发展较强的肥西县和广德县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种植大县阜南县开设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农学方向,在园艺产业发展较强的县砀山县和县开设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园艺方向等,具有差异化特色为使教学内容更加清晰实用,学校组织教师开展“村大工程”专用教材编写、教学计划修订和教学大纲编写工作,结合农村党员干部实际工作需要,开设“营销”“城市规划与管理”等相关课程

如今,吴笙已经毕业,在30多亩土地上种植蔬菜水果。 “以前种玉米、小麦,每亩收入8900元。 现在种辣椒每亩收入一万多元,种羊角每亩收入三万多元。 同村的村民吴杰看到我的收益翻了好几倍都在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

目前,“村大工程”已在全省14个市83个县区累计培养学生2.3万多人。 良田千顷的江淮大地上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就像领头的大雁,在自己展翅高飞的同时,也为村民们指明了致富之路。

做农业生产工程师

为什么花亭湖风景区山好水却种不出好茶?

回乡创业多年的太湖绘里天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双乐非常苦恼,因为对茶叶种植和经营缺乏系统的了解,1000多亩茶园不能生产出好茶,茶叶加工厂管理不善。 2013年,他申请安徽农大“村大工程”,毕业后根据所学着手制定公司标准化流程,建设标准化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司经营繁荣的时候,他又上了学校“当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继续充电。 这个非学历教育班有什么不一样的魅力吗?

这要从安徽农大2012年的改革说起。 当年,学校与安徽省委、安徽荆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制定了“安徽省农业现代化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在校生中选拔30名学习成绩优秀、热爱农业的学生,组成“现代青年农场主”试点班,由政府、高校、企业三者共同培养。

2015年,农业部启动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 从此,学校开始承担全省青年农场主的高素质农民培训任务,“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应运而生。

在曹双乐看来,“村大工程”是学历教育,教授国家规定的课程内容,解决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当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属于非学历教育,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在线学习、分散实习指导和跟踪服务指导相结合

“一半时间在课堂上,一半时间在田里”是同学们普遍的感受,也是培训班的一大特色。 培训班为期两年,第一年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团队建设、集中授课、典型介绍、案例教学、项目路演和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主要解决学生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理论问题。第二年,学校在省内和江浙沪地区遴选成立100个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通过专家示范、学生动手操作、实地体验和现场交流,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了解。

经过训练,学生的生产能力和牵引能力明显增强。 曹双乐公司生产的茶叶质量大幅提高,去年获得国内外4项大赛金奖,直接带动了62户农民的收益红利,为周边500余名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

“跟踪指导、终身保障”是培训班的另一大特色。 在高质量完成两年培训任务的基础上,安徽农大将充分发挥全省8大综合试验站和70多个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的优势,建立培训学员与专家团队合作交流平台和长效服务的机制,为全员提供终身指导和支持。 园艺学院的汪承刚教授粗略计算过,他一年有三分之一,时间跑全省各地,手机里的技术交流群至少有20多个,几乎每天都为学生答疑解惑。

今年,学校还将开设现代青年农场主高质量的女农民培训班,主要围绕“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妇女参与、妇女社交礼仪和职业形象塑造、妇女维权和直播带货技术等课程内容展开,让女农民撑起乡村振兴的“半边天”

培养懂生产、更懂经营的新型农民

“过了腊八就是一年”。 腊月这一天杀猪羊是很多农村过年前的“套路”。 腊月八日,巢湖市夏阁镇龙泉村的安徽长山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单位门口将12头猪、30多只羊就地宰杀,通过电商平台销售。

当时,这家公司生产薄皮核桃,什么时候开始做养猪生意的? 其实,饲养这些家畜的是安徽农大“农业经理”培训班上的公司经理王吉凯的同学。 “他有好货。 我有路线。 如果我帮他销售的话,还能得到加薪。 双赢! ”

一个上午,所有的牛羊都卖光了,王吉凯获利五万多元。 这证明他们在培训班上学到的——不能只埋头于农业生产,要懂经营。

2017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开展农业职业经理人培养试点,全省首个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班在合肥开办。

2019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布农业经理等13个新增职业信息,农业经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中从事农业生产组织、设备作业、技术支撑、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管理服务的人员。 同年,安徽农大“农业经理”培训开始。

与“当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一样,“农业经理人”实行非学历教育,第一年集中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第二年进行现场教学,教学内容侧重于农业经营,包括“短视频拍摄和嘀嗒电商”、“参与式”

“我以前认识嘀嗒,但我不打算靠它赚钱。 通过研修认识到电器店的巨大作用,很快在公司设立了电器店部。 去年核桃树开始结果,一万多斤核桃在嘀嘀里短短四个月就卖光了。 ”王吉凯为去年的收入欢呼。 “老师提醒说,核桃树明年将进入丰收期,嘀嘀打车运营也要随着果树的生长发展,才能保证销路。 ”

“开展沙盘模拟演练、情景体验等模拟教学是该培训班的一大亮点。 ”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教育科负责人徐支青介绍,第一学期,学校将在培训课堂上营造模拟创业环境,将企业经营场景化,让学生真实感受农业市场的存在,根据场景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获得真正的经营认识。 真提高其实际经营管理能力。

“今年,培训班还将农业经理职业等级认定内容纳入了课程。 》2020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农业经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2月,安徽农大成为安徽省第二批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组织,批准包括农业经理在内的6个职业。 自此,农业经理职业等级认定内容成为必修课,许多学生报名参加职业等级考试作为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手段。

从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大雁的“村大工程”,到培养农业生产能手的“当代青年农场主”培训班,再到善待农业经理培训班,安徽农大继续教育学院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 有的成为自主创业的模范,有的被评为科技带头人,有的通过招生考试成为乡镇公务员,有的入选人大代表,人才培养模式成为社会普遍存在

从整个学校看,已经实现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的横向贯通,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纵向贯通,形成了一座纵横交错的多层次学习立交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不断提高的质量(中国教育新闻记者王志鹏) )。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