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教育规律同路,海淀教育信息化之路未来可期。

动态新闻2022-12-23 02:42:30自考头条

如果学生要办元旦派对,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对海淀教科书院未来实验小学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他们可以在学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里,通过编程平台使用编程语言“指挥”虚拟角色表演,各种歌舞节目轮番上阵,上演具有未来科技特色的“虚拟元旦晚会”。 学生的编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这种有趣的活动中悄然提高。

作为北京乃至全国教育的“标杆”,海淀区一直在研究信息技术、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重视新技术在课堂教学和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从教学光缆建设到智能教室升级,从北京首个区级中小学资源平台上线到试水人工智能实验室,10年来海淀区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探索。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吴颖惠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教育方式、教育思想理念、教育评价的改革,但对于教育系统来说,教育信息化永远是辅助手段,其未来发展必须朝着教育规律相同的方向发展。

与教育规律同路,海淀教育信息化之路未来可期。

海淀学科院长吴颖惠。 回答者供图

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探索入手

“十年前,老师们更多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例如,在课堂上增加了音频和视频内容,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活跃。 这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吴颖惠想起了教育信息化的最初面貌。 当时,许多老师习惯用u盘或光盘复印课程教材。 有些老师有时会把自己专门收集的资料写在光盘上。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一切。 2012年3月,教育部制定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该计划在发展任务中提到促进所有学校师生享有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等

同年印发于《北京“十二五”教育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提出优化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促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实现教育发展目标。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是方便和快捷,老师们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互联网,随时挖掘教学资源。 这样,比以前的多媒体辅助教育时代好多了。 ”吴颖惠解释说,以前老师为了寻找教育资源,必须去图书馆的阅览室,现在可以上网了。 互联网的出现,确实使教育资源的获取更加方便了。

以吴颖惠为例,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苏轼的诗《定风波》时,试图增长苏轼住在哪个朝代,他有什么爱好,同时期又有哪些诗人等知识。 你可以在网上马上搜索这些知识。 “网络教育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

同时,网络的参与不仅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变化,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变化。

“我们现在基本上是无纸化办公室。 海淀区也是全国最早实行无纸化办公的地方。 ”。 吴颖惠说,目前区内所有的通知信息都是通过网络平台发布的,“学校里每个学生都有一张漫画,有了这张卡片,学生可以在食堂吃饭,在校内商店购物。 此外,学生的作业和工作时间等信息也可以保存在卡里。”

吴颖惠表示,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互联网降低了沟通成本,节约了教育。 “时间、教学全过程、备课、检索教学资源、听课、老师批改作业后的反馈等,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 ”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 “修理光缆和光纤必须确保无线网络完全覆盖。 10年来,海淀区教育系统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三大统筹建设项目。 ”吴颖惠口三大统一建设项目是在海淀区实施的教育光缆专网、无线班通、视频平台建设工程。

其中,教育光缆二期于2018年12月完工,项目二期共完成342个校级节点单位建设、93个考网节点建设,总计光缆铺设里程超过927.8公里,全区教育网络万兆骨干、千兆德统一后,提高统一了教育网的出口带宽和学校的接入带宽,更新、增加了所需的网络设备,基本上消除了

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设备进入教育领域。 回答者供图

将改造约1万个“智能教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庞大的教育、教育资源蜂拥而至。 但是,对教师来说,也出现了新的课题。 怎样才能得到最短的(时间内最有用的资源? 什么资源最有用? 新型冠状病毒大爆发暴发后,师生对在线资源的需求达到了顶峰。

根据学科教育发展的需要和师生的实际需要,2020年2月5日,海淀区中小学资源平台正式上线,为全区师生提供优质的在线资源服务,指导学生在家开展自主学习。 这是北京市第一个区级中小学资源平台。

中小学美育微课、七年级数学题分析、海淀区优秀作品展视频……记者看到,平台不仅有区级资源,还有校本资源和教育大讲堂等栏目。 该平台为可扩展性资源管理平台,属于主题学习类资源。 成立之初就覆盖人文、科学、信息、学科、综合五大资源库,资源库下设86个可扩展性、探索性资源子库。 如三国演义解析、论语导读、中华古代诗文经典朗诵、Python编程、科学探索、中高物理学生三科虚拟实验、研学旅行、生涯规划、童话世界等成体课程资源。

吴颖惠介绍,中小学资源平台上的课程来源有三种,一种是海淀教师自行开发生成的课程,“其中一些是我们教科院与学校共建的”,二是通过购买服务,精选了社会机构的各种优质课程,三是

“我们还有教育管理平台和教育系统的云教室直播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的建设,将互联网丰富的资源纳入老师的视野,让老师们更方便地使用各种资源。 ”吴颖惠说。

为了让教育信息化真正走到师生身边,海淀花了很多精力构建智慧课堂。 近两年,海淀区已完成约1万个智慧教室的升级改造。 升级后的智能教室包括交互式触控一体机、推挽绿卡主机、双师授课系统等,具备录音、扫描、交互、共享等功能,网络教室和空中授课能力强

“如今,海淀中小学90%的教室都变成了‘智能教室’,配备了触控式电脑。 ”吴颖惠说,海淀在升级学校教室大屏幕的过程中,安装了一体机,同时增加了录像系统。 “在智能教室里,一体机与录像系统、中小学资源平台相通,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获取资源平台的内容。 另外,老师也可以直接打开录像模式。 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录像课找专用教室,带学生去专用教室录像。 课程越来越智能了。 ”

老师们在训练中使用了各种智能设备。 回答者供图

学校“试水”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

“深入探索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智能感知等新技术应用,构建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022年3月,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 其中,主要任务阐述了运用科技赋能,提高基础教育育人能力。 提高师生信息素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

吴颖惠表示,当前,海淀的教育信息化已经进入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带来了很多技术和设备设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吴颖惠以虚拟仿真技术为例,课堂上学生在唱京剧。 在虚拟技术的支持下,只有收集学生的虚拟形象信息才能生成穿着京剧服装唱京剧的图片。 学生在美术课上看到的图像多是平面的,但现在在虚拟技术的帮助下可以生成三维立体和360度可观察的物体。 “学生可以观察所有的角度,画出的画也更真实,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这样的课会变得非常生动。 ”

但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正面作用?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探索。

吴颖惠表示,建设各种实验室是海淀的一次尝试。 “比如,我们在教科院建设了人机交互实验室,主要用于教师培训。 但是,我们也在努力把它推广到学校。 ”吴颖惠表示,目前海淀许多学校正在探索建设虚拟技术实验室、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海淀教院未来实验小学也于2021年底建成了国内首个展教融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

作为展教融合AI实验室,除了配备人工智能、编程学习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外,还展示了很多与教育一体化的AI展品。 例如,通过围棋AI游戏,可以让学生们了解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能力; 通过AI翻译,学生们可以将中文实时翻译成英、法、日、韩等多种语言,见证智能语音识别速度的脸书交换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巧妙融合,施展人脸重要识别与跟踪魔法

“建设实验室的目的是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怎么样了。提高高效,节省人力。 而且,这样的新技术也应该让学生们感知和理解。 ”吴颖惠表示,目前,教科院也在编写人工智能教材,建设人工智能团队,希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现在普遍认为小学生需要一定的编程素养,教科院专门设计了编程课程,让一些学校让学生参加编程比赛,让老师和学生逐渐认识到编程教育的重要性。 ”

多亏了人工智能实验室,教师的培训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回答者供图

同时,海淀也利用教科院设立的实验室升级了教师培训模式。

“我们的教育科学院有虚拟技术实验室、人工智能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未来学校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 ”吴颖惠表示,与传统的“一个人听大家说话”的培训模式不同,实验室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充满活力,“比如说,在培训过程中,老师可以边培训边查阅资料。 还有虚拟实验室。 让老师体验虚拟实验是什么样的。 大数据实验室向老师推广如何提取数据,如何进行清洗筛查,如何利用大数据,大数据背后的原理是什么等。 ”吴颖惠表示,目前可以通过教师教育培训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相结合。

成立网络研究院,邀请海淀区知名教育科技企业入驻学校,引进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海淀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探索和尝试中不断进步。

谈及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吴颖惠表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然会促进教育方式、教育思想理念、教育评价的改革,但对教育系统来说,教育信息化永远只是辅助手段。 “我不认为教育信息化能代替教育自身的发展。 因为教育涉及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的交流,涉及态度的相互影响等诸多因素,在这些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有局限性的。”

吴颖惠还强调,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管理、教育精准化、教育评价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还没有完全发挥潜能,未来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必须朝着教育规律相同的方向发展。

【同题问答】

新京报:未来,你希望在哪些方面推动教育发展?

吴颖惠:未来,教育信息化将在优质教育平台建设和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做足工作,让教育信息化真正惠及教与学的全过程,让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都充分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优势

新京报:展望未来五年,你认为教育领域会有哪些新变化?

吴颖惠:展望未来五年,我可以肯定,任何教育改革都离不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新技术。 可以说信息化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

北京新闻记者杨菲菲

编辑缪朝霞校对李铭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