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浙江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今日资讯2022-12-31 20:37:45小组

考察一所大学的进步,除了升学率,更重要的指标是所去大学的水平。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分析湖南大学,把时间拉长一点。2018-2021年,看湖南大学的院校数据。

以下是对数据观察的一些个人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1.湖南大学的研究生比例逐年上升。

2.清北复交后研究生数量稳定,升学质量相对稳定。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Xi交通大学等学校是国外学校学习和考察的主要机构。

以下具体分析。

一、本校读研,自产自销比例上升。

从下面四年制高校2018-2021年十人以上高校的统计对比表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这个趋势。2018年,湖南大学录取的学生中有33.24%的人读研。2019年有37.09%的人读研,2020年下降了34.4%。到2021年,这一比例飙升至42.23%。

从学制结构来看,我校本科和研究生比例过大,不利于人才的长远发展。我们学校研究生比例的上升可能反映了考研竞争的加剧!

二、清北复交的读研人数,表现平稳,升学质量相对稳定。

985大学考察升学质量的指标有很多。从南北复交来看,湖南大学的升学情况是表现平稳,升学质量相对稳定。

2018年北大21人,19中29人,20中24人,21中14人。

2018年清华20人,19年11人,20年13人,21年21人。

上海交大18年43人,19年39人,20年32人,21年22人。

复旦大学18年不到10人,19年22人,20年10人,21年22人。

总体来看,18-21年四所大学有增有减,总体还是稳定的!

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学校,是外校读研升学的主力院校。

从历年高等教育招生人数来看,如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这四所大学研究生的人数不在少数。录取的考生就读湖南大学,这个高等院校的数据对我们提前锚定目标院校,做好前期考研规划非常有帮助。

同济大学浙江学院

无论是人才引进与培养,还是科技协同创新,产学研联合发展,学校与地方的合作之路都是一条康庄大道。今天,记者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获悉,嘉兴市经信局与同济大学浙江学院签约,嘉兴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式入驻该学院。

如今,无论是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还是产业的升级,都离不开智能制造的赋能。为提升我市智能制造整体水平,深化校企合作,经多次协商,市经信局与同济浙江院决定结合嘉兴市、同济浙江院、同济大学在产业、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共同组建嘉兴智能制造研究院,研究院设在同济浙江院校园内。

据了解,在市经信局的指导下,理事会和专家委员会将负责研究所的工作。主要职能是:作为政府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智库,为政府提供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和管理咨询服务;为企业智能制造技术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为政府和企业培养智能制造人才;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在嘉兴的推广应用。

对于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同济浙大校长董琦表示,研究院将发挥嘉兴联系上海的桥头堡作用,激活资源发展动力,同时助力嘉兴对德交流,嘉兴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为工业4.0贡献力量;此外,还将进一步增强对地方的自我服务能力,扎实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以“新工科”“新文科”提升改造传统专业,整合优质资源,推进现有专业交叉复合,打造“大土木、大机电、大经管”专业集群大格局,加快形成和强化在省内外同类型同层次专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董琦表示,同济浙江院将与社会各界一道,围绕“争做充分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的“多彩嘉兴”,共同把嘉兴建设得更加美好。(同济浙江院供图)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