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考研,12月8日开始可以申请“借考”了,有一些建议

今日新闻2023-01-01 10:00:3551data

2023考研的学生人数可能是历年来最多的,预计约有477万人。然后,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的人数基本上是50/50。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基本都会选择学校所在地参加考试。同时他们自己也会留在学校参加考试,不会涉及跨区域流动。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并不大。

但对于往届学生来说,影响可能更大,因为可能涉及到“跨区域”流动。因为,很多以前的学生(如果没有工作,没有缴纳社保),只能选择户籍所在地的考点参加考试。然后,考生目前不在考点,考前必须回到考点准备考试,这就涉及到跨区域流动。往年可能只需要提前订好酒店,考试前一天去就行了。然而,今年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因为不同地区的政策不太一样,所以你不仅要知道现在的位置,还要知道考点的位置。

最近针对这些问题,教育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最新的《教育部部署进一步做好2023年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号通知。然后,各省教育考试院制定了相关的通知《借考公告》。比如河北省就发布了《河北省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借考公告》。具体借款条件如下。

也就是说,仍滞留在外省、回原报考有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跨省借用”,仍滞留在原报考以外的其他城市、回原有困难的考生可以申请“跨市借用”。注意,申请质证必须满足“归难”的条件。具体“借阅程序”如下。凡申请跨考的同学,请于12月8日至10日上午8: 00至8: 00在“研招网”上提出申请。然后考试审核通过后,统筹安排相关事宜。12月14日起,可登录“研招网”查询借阅申请结果。

下面,我想给大家一些关于“报考借考”的建议,因为我看到有些考生到现在都不是特别“理性”。

1.报考要谨慎。比如现在网上还在流传以下言论。说实话,类似的言论还有很多。一些人以公开和隐蔽的方式唆使考生申请“借考”。然后,目的是让“借考”人数过多无法落地,提示考研“延期”。

说实话,这种做法真的很离谱。很大概率这些人根本不是考研。也许目的就是制造问题。所以,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定要理性。借考必须符合要求。否则不仅会增加考点的工作量,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原因很简单。一旦申请借考,且借考申请通过审核,则之前考点安排的考试岗位将被取消。那么,你必须服从最新的安排。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以“恶意”的方式申请,影响最大的会是你吗?不仅会打破你的复习计划,还会影响你的行程,比如酒店预订。

所以大家要理性,慎重考虑,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样才能顺利考试。

别急,扎扎实实复习。既然在研招网上已经开通了借考申请,那么肯定有办法保证所有考生“全部考完”。即使报名人数过多,也会有相应的措施。作为考生,我们只需要关注最新的通知,然后认真复习备考即可。因为,无论形势如何变化,考试肯定是无法避免的,我们的目标依然是成功上岸。如果其他无关因素影响我们考研回顾,有点本末倒置了。可惜了。

毕竟就算明年放了考研,还是有考生没准备好。以上,希望对2023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请喜欢文章并转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