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当代作家(青岛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刊物是)

今日新闻2023-01-06 16:47:5951data

每个城市都有几条有“故事”的路。

以前青岛最有名的地方是中山路。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改革开放前,在这条1500米长的道路两旁,银行、商店、餐馆、书店、剧院鳞次栉比。逛中山路是当时青岛人的向往和骄傲。

90年代,青岛市委市政府东迁,相邻的中山路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喧嚣和辉煌。现在提到青岛中山路,更多的是寻找和追溯老城的繁华。

青岛当代作家(青岛文学史上的第一个刊物是)

其实,中山路并不是青岛唯一一条比较有名,比较有韵味的路。有几条这样的路蜿蜒在老城区的南部。

玉山路

玉山路,因山而名,发源于山东省东阿县玉山。这座山属于泰山的残余矿脉,因其形似乌龟而得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者云集玉山路一批,1时间引起了国内文化知识界的好奇和关注。

玉山路33号,一个如今看起来有些破旧却依然保留着昔日气势的小院。院子门口郁郁葱葱的树挡住了阳光。这是梁实秋自己种下的。在这个小院里,梁实秋生活了4年,写作出版《文艺批评集》,翻译《莎士比亚全集》。悠闲快乐的时光让梁实秋觉得很舒服。他说青岛是北疆到南粤最好的地方。梁实秋对面,也就是玉山路36号,曾经住过丁西林。这个文理俱佳的人才,写过喜剧《一只马蜂》 《等太太归来》,却是个造诣很深的物理学家。

鱼山路不到900米长,但周围的每一条路都生活过不平凡的人和故事。著名的国立青岛大学(后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就坐落在玉山路。

大学路

大学路与玉山路交叉,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也是青岛第一条现代化道路。上世纪30年代,世界红十字会青岛分会曾在此办公,之前这里曾是军营。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西欧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红墙黄琉璃瓦,与现代的黑色柏油路融为一体,呈现出一派耐人寻味的景观。

30年代,闻一多就住在这条路上。当时受聘于国立青岛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细心的闻一多发现,青岛的山路很多,走一小段路就上下坡不方便。于是他买了一根精致的拐杖,出门带在身边。段时间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经常看到三十多岁的教授闻一多总是拄着拐杖从驻地走出来。看起来很潇洒,很有趣,他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杰出高手。闻一多的雕像现在安放在大学路一侧的红岛路中国海洋大学老校区。在他身后是一座爬满绿色藤蔓的小楼,另一边是绿色的眼睛,让雕像更加庄严。

大学路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很“高级”。这里以前没有大学。但黑暗中似乎有布局。路名之后没多少年,私立青岛大学就诞生了。中国成立后,大学路39中以“文艺标兵”著称,从中涌现出许多当代著名演员。后来,39中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附属中学。

黄县路

沿着这条路再往前一点就是黄县路。黄县是山东省的一个县,历史悠久。商朝末年建立莱国,秦时建立齐县,初建立黄县。是中国最早的县治单位之一。黄县人能说会道,在商界有“黄县嘴”的绰号。但是,在青岛,这条半里长的路,安静而深邃,显得特别的安静。整条路都是典型的青岛景观:红瓦绿树。满院都是树,外墙上爬满了玫瑰,院墙上爬满了冬青,随处可见无名的花草。

老舍故居,又称骆驼祥子博物馆,位于黄县路路12号。这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朝南。30年代中期,老舍在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任教时就住在一楼,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中篇小说《文博士》。当年,老舍经常去黄县路南端的菜市场与“人力车夫”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丰富自己的创作。老舍故居给黄县路和青岛留下了巨大的文化和旅游财富。

黄县还住着太景农、赵太谋、杨振声。杨振声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赵太谋任教务长,后接替杨振声任校长。台静农在居住期间,经常请老舍老师去一家酒馆喝酒,那是青岛周边各县的“老酒”,台静农晚年也经常提起。提起老酒,自然不会忘记黄县路,这是老年人难忘的感受。

福山路

从玉山路往东下山,很快就到了福山路。浮山,也是山东的县名,位于胶东半岛。浮山路高,海不远。地理位置非常好。这里也成为达官贵人最喜欢的地方,有许多欧式建筑。

洪深曾经住在福山路1号。1934年,他作为国立山东大学外语系主任来到青岛时,就住在这栋欧式建筑里。洪深热爱戏剧和电影。当他住在福山路时,他的家庭总是充满了兴奋。来看他的大多是话剧团的学生和当地戏剧爱好者。

沈从文曾在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任讲师,后住在浮山路上的大学教师宿舍。这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后来回忆起这段时期,他说,“那是我人生中工作能力最强、写作技巧最成熟的时期。”“因为先天供血不足,到了海边我觉得身心都很舒服。我每天只睡3个小时,精神特别旺盛。”在青岛的短短两年里,沈从文完成了几十部传记、散文、小说等。都是在这里创作的。在这里,他还接待了来自上海的巴金,并把自己的宿舍让给了巴金。多年以后,巴金回忆说,“沈从文把他的房子给了我。我可以安静的写文章写信,也可以在樱花林中自由漫步。有话好好说,无话可说就沉默。”巴金在这里创作了小说《胡也频传》,并为《从文自传》写了序言。

说到浮山路,就绕不开康有为。1923年,康有为在汇泉湾畔、小余山东南麓的福山支路5号买下一栋栋德式建筑,并在此居住了三年。如今,这座宏伟的建筑已成为“康有为故居纪念馆”,保存完好。他为青岛人留下名句:“青山绿水,碧海蓝天,不冷不热,但船和车,中国第一。”

青岛有一些著名的道路,如金口一路,二路和三路,关厢一路和二路等。萧军、萧红、王云杰、吴伯箫等学者都曾踏足或居住于此。难怪有人说,中国现代文学史有一半藏在青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