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价值(金平教授对新民法典的看法)

今日新闻2023-01-17 17:48:1951data

众信。com重庆11月18日电题:民法领军人物金平:这个时代才能孕育《民法典》。

众信。com记者刘湘琳

90岁的民法学硕士金平教授退休多年,在重庆歌乐山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近百岁了,金平依然口齿伶俐,精力充沛。18日,金平在接受中国新闻社重庆分社主办的“见证助推贡献”年度活动专访时,兴致勃勃,谈起了他为之奉献了一生的《民法典》。

民法典时代价值(金平教授对新民法典的看法)

中国民法学界素有“北通南晋”之称。“北同”指中国人民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民法学家佟柔,“南晋”指西南政法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民法学家金平。

1922年,金平出生在安徽省金寨县山区的一个普通家庭。1945年读完高中,010年至31041年就读于抗战时期创办的安徽大学。当时,这是安徽省唯一的高等学府。不久,因战乱停办的国立安徽大学重新开学,金平被调到安徽大学法律系。从此,他与法律结缘70余年。

图为99岁高龄的著名民法学者金平教授接受采访。吴晓东摄

金平是目前唯一参与中国《民法典》一、二、三稿的专家组成员,被誉为“当代民法的活化石”。1954年底,刚刚在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的前身)任教几个月的金平接到通知,到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报到,参与起草《民法典》。

金平记得《民法典》年刚起草的时候,起草组做了很多研究。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工作,1956年,新中国民法典初稿成型,形成意见稿,但不久后因故中断。

1962年,我国经济建设开始恢复,《民法典》的起草工作提上日程。金平被邀请再次去北方。《民法典》起草工作在民法草案送审稿完成、调查研究准备征求意见时再次中断。

1979年,金平第三次应邀到北京,参与《民法典》的起草工作,并担任权属汇编起草组组长。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社会经济生活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民法典》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最后中央决定采取成熟一个,解决一个,先制定民法纲要。1986年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颁布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法律,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比如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民众的法治意识、理论成熟度等。”在近平看来,只有在这个时代,《民法典》的颁布才能满足所有的必要条件。

金平说《民法典》三稿失败,最重要的原因是理论不成熟。当时,关于民法调整的对象,理论界分歧很大。当时“市民论”、“两个肯定论”、“商品经济关系论”、“财产流通论”相继出现。直到近平参与第三次《民法典》起草,理论界才提出在民法中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即“平等论”。

从第一次起草《民法典》到制定100多条,到第二次制定200多条,再到第三次制定500多条,直到2020年编制完成,《民法典》已经增加到1260条。金平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民法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民法典》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也越来越清晰完整。

金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虽然国民政府也颁布了民法,但当时中国还是落后的农业社会。整个社会商品经济的“水位”是有限的

回顾新中国《民法典》相关立法活动,金平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此外,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和实践,理论逐渐成熟,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为民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055-79000的诞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完)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