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声的召唤――记中国裁判组冲击卡塔尔世界杯之路

今日新闻2023-01-20 07:47:5151data

新华社北京12月24日电题:汽笛的呼唤

哨声的召唤――记中国裁判组冲击卡塔尔世界杯之路

――记录中国裁判团对卡塔尔2022年世界杯的影响

新华社记者

带着荣耀和遗憾,马宁、石祥和一草结束了他们的2022年世界杯之旅。

三位大学体育老师,代表裁判中国,时隔20年再次亮相男足世界杯;可惜我没有手拉手走上舞台,也吹不出想要的哨子。

“直面差距,锐意进取!”马宁说。23日,刚刚回国的马宁和石祥出现在中超赛场。为了打进世界杯,他们付出了一切;世界杯回来后,他们爱死了。因为球场上的哨声总是在召唤他们。

2022年11月23日,国际足联世界杯卡塔尔2022足球赛E组西班牙与哥斯达黎加的比赛中,马宁(左)担任第四官员。新华社记者李伟摄

裁判:因为爱。

对足球的热爱是大多数足球裁判职业生涯的起点。

1999年,马宁考入沈阳体育学院田径专业,开始了业余足球裁判生涯。“我从小就喜欢踢足球。入学的时候把专业从田径换成了足球。开始做裁判,做班级和学校比赛,最基础的业余比赛。能出去玩游戏的时候,尽量去做。”马宁回忆,“那时候别说世界杯裁判,就连国际裁判和中超裁判都没想过。”

一草也是如此:“我想成为明星,但我不能成为明星去上大学。老师告诉我,既然这么喜欢足球,可以把足球裁判作为我以后足球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11月18日,入选2022年国际足联卡塔尔2022年世界杯裁判名单的马宁、一草和石祥(从右至左)在卡塔尔体育俱乐部球场训练。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马宁的妻子永远也忘不了他们大学时坐公交车在马宁身边的经历:“两块钱的公交车一个小时到,然后一个小时后回来。一场比赛的奖励是20元。我真的觉得他爱这个东西。”

2003年毕业后,马宁成为了一名体育老师。若干年后,当他已经开始步入职业赛场时,他依然会主动申请执法青少年比赛。“虽然青赛报酬较低,赛制时间时间长,请假也不容易,但实际机会很多。我们一起做个总结,对提高的水平很有帮助。我不考虑更多的报酬,我喜欢足球,我想踢更多的比赛。”

职业:兼职裁判

2009年至2012年是中国足球的特殊阶段。在反赌运动中,足球裁判的声誉已经跌至谷底。2010年,马宁开始裁判中超,石祥和一草也在那个阶段进入职业联赛;新一代中国足球裁判试图在风暴中重新开始。

“那是我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一个年轻的裁判,我很快就去了职业联赛。同时我也树立了一个观念,有些事情是永远做不到的,因为我有更高的目标,更高的追求。”石祥说。

11月18日,被选为2022年卡塔尔2022世界杯裁判的石祥在卡塔尔体育俱乐部体育场训练。新华社记者潘玉龙摄

更大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爱好可能是我今天喜欢做的事情,累了就休息。但当你到了很高的境界,你必须超级自律。”马宁说,“我们训练的教练很少,都是‘摧毁’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

“无论春夏秋冬,天冷天热。下班后操场上的人一少,我就跑。人们都说这个‘神经病’又跑了。”一草笑着说道。

热爱足球的马宁,上了职业赛场后几乎不踢球了,怕受伤。“痒(心里)肯定是痒的,但是因为踢球受伤的概率会很高。有时候同学找我一起玩,我也只是随便看看。有得有失。”

虽然是职业联赛,但职业裁判其实很少。在中国,几乎所有的足球裁判都是兼职的。“一直说我们是‘外行’,其实我们做的(要求)是专业的。”马宁说。

世界杯梦想:放手一搏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进步,曾经遥不可及的世界杯梦想在他们眼中逐渐清晰。2018年底,三人入选国际足联世界杯卡塔尔2022候选裁判名单。

“我真正开始有(冲击世界杯)想法的时候,其实是在2011年我成为国际裁判之后。”马宁说,“这种期待不是凭空而来的,是我们真正付出的,只有达到这种水平的比赛,才会有这种期待。”

11月26日,2022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卡塔尔2022足球赛D组法国队与丹麦队的比赛中,马宁(右)担任第四官员。新华社记者李明摄

自2020年起,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国际足联裁判遴选进入关键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给他们的世界杯之路增加了变数。

2020年1月,马宁接到了3月第二届世界杯候选裁判的培训通知。当时,他不得不被隔离14天,他的航班也被暂停。为了按时参加培训,马宁临时改变计划,提前赶往多哈。“当时没有隔离条件,我就联系了一个卡塔尔当地的朋友,住在他的一个车库改造的小房间里。每天在室内训练,尽量保持一定的体能。”

之后两年多:2010年至31019年,马宁、石祥、一草主持亚冠、亚冠杯、世界杯预选赛等比赛,接受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高强度考核。

“国际足联的每一轮考核都是全方位的,包括日常体能训练监控、定期体检、理论测试、视频案例测试、英语测试、竞赛执法水平评估等。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有缺点或瑕疵,必须全力以赴。”马宁说。

11月9日,马宁(中)、石祥(左)和一草抵达多哈哈马德国际机场后合影。新华社记者贾浩成摄

长期与家隔绝已经成为生活的常态。“我们每天计算时间,打电话回家。刚出门的时候,儿子还能跟我说两句话。既然离家久了,说到底就是你好不好。好吧,告诉你妈妈。”石祥说,“其实,我心里感到很不舒服。是家庭角色的缺失,对不起家人。”

然而,他们的努力是完全不可预测的。决赛阶段,亚洲8名候选男裁判中将有3名被淘汰,中国裁判组一开始并不被看好。

“有些人比我们更有比赛经验,有些人已经参加过世界杯和奥运会。我们以挑战者的姿态做这件事。如果最后的结果不好,至少我们对得起自己。我们已经做了我们该做的,结果并不重要。”说到这里,马宁哽咽了。

2022年5月19日,国际足联公布了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国际足联裁判名单,中国裁判团入选。“当时一草老师不在。如果他是,我们三个可能会哭。”石祥说。

6月,马宁、石祥和一草参加了第一次世界杯裁判的正式培训。“第二期培训班,体能测试一共公布了五项数据。(I)有四项是第一项,一项是第三项。”马宁说,“看到这个成绩,我心里说,这么多年的努力和坚持,真的没有白费。”

卡塔尔遗憾:永不止步

梦想终于一步之遥。世界杯期间,马宁在6场小组赛中担任第四官员,石祥和一草分别在3场比赛中担任替补助理裁判。由于资质等原因,中国裁判团未能联手。

“真的很遗憾,虽然我们站在了世界杯的舞台上,却没能吹响这个哨子。”马宁说。

11月18日,入选2022年国际足联卡塔尔2022年世界杯裁判名单的马宁、一草和石祥(从后左至后右)在卡塔尔体育俱乐部球场训练。新华社记者潘玉龙摄

“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是四年的准备期。我们真的知道我们需要准备什么。”马宁说,“到了世界杯之后,我们通过训练、总结、比赛,真正理解了足球最高阶段——世界杯的魅力,也明确了我们应该做什么,需要向哪个方向更好地执法。”

三位裁判都表示,通过与各国优秀裁判的交流,整个裁判团收获颇丰。“大家基本每天都在一起,能从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裁判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马宁说。

一草还说,“欧美的顶级足球裁判,他们对足球和裁判的理解和看法,在某些方面和我之前的理解不一样。”

石祥说,“希望我们带回来的经验可以帮助更多的年轻人,让他们树立方向和希望。”

11月18日,被选为2022年卡塔尔2022世界杯裁判的一草在卡塔尔体育俱乐部体育场训练。新华社记者潘玉龙摄

一草坦言,在卡达的这一个月时间,团队里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而为。某种意义上,不完美也是一种完美。”他说,“能付出到这种程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43岁的马宁说他不会停止。“世界杯对我们来说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任务。虽然可能是最高的理想和目标,但不是终点。我会继续坚持走下去,因为我发自内心地热爱这项事业。我们会把自己宝贵的经验带回国内赛场,还有以后要强制执行的各种国际比赛,希望能打得更好。”

近几年国际足联取消了国际裁判45岁的年龄限制,中国裁判的未来是可能的。“现在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正视差距,找出不足,积累经验总结提高。我相信裁判中国可以一步步接近世界高水平。真希望以后每届世界杯都有一个中国裁判。”马宁说。(执笔记者:肖时珍、沈楠、文淑;参加人员:王、牛、董宜兴、杨、肖、赵建同、张逸飞、吴曙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