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文化节丨一起来看北京长城保护工作成果

今日新闻2023-01-20 11:17:5351data

8月20日晚,2022北京长城文化节开幕式在密云区古北水镇长城剧院举行。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明杰发布了北京长城保护成果。

长城文化节丨一起来看北京长城保护工作成果

一是创新探索长城考古发掘。在箭扣长城二期修缮工程中,北京市文物局首次将考古发掘引入长城保护修缮。为长城本身的保护及其价值的研究探索新方法、新路径。

2021年,延庆区柳沟段长城修复成为首个引入长城考古的应急项目。发掘敌塔208-210三座,面积200平方米。明确了明代长城敌塔的建筑规定和工程做法,明确了敌塔与长城城墙建筑的承接关系时间。

在过去,建造者可能会拆除长城倒塌的砖墙,但现在,因为考古发掘的引入,各路专家可以从历史中读取信息,为后续的一系列保护提供基础。防止对文物历史信息的忽视和破坏。为后续的长城抢救加固提供了重要的设计参考和保护依据。

2022年,北京市文物局分别对延庆区大庄科段和怀柔区箭扣段长城进行了考古发掘。长城敌台的地基方法和建筑形制确定,墙体处于腐朽过程中。

在怀柔区箭扣段长城考古中,首次在北京长城敌台顶部发现明代火炕、灶台等生活设施遗迹。还出土了壶、盘、碗、剪、铲等生活用具,还原了明代戍边士兵的日常生活。突然间,铁血长城变成了一个烟火的世界。考古发现的两块石碑清楚地记录了敌塔建于万历十二年、城墙建于万历二十五年的史实,表明单体建筑的修建时间早于长城,并展示了不同时期长城防御体系的面貌和演变。极大地丰富了箭扣长城的文化内涵。目前,箭扣段长城的考古工作仍在进行中。

二是基于价值保护和修缮长城。2022年,北京启动了以延庆大庄段长城和怀柔箭扣段为试点的研究性修缮工程。逐步实行长城抢救工程和研究修复并重的保护模式。更多的长城危险路段应该被移除,长城的价值应该被进一步研究。这也是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遗产整体由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预防性保护转变的具体体现。

长城的研究和修复将采取多学科深入交叉合作研究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在实地考察工作中,多学科专家团队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了最大程度保护长城文化的建议。研究长城病的成因和演变。多项研究成果为准确编制保护方案提供了详细依据。我们正在积极总结和提炼北京长城的保护经验,就是“精心修长城,边修边研究”。

在箭扣长城的修复中,我们尝试利用数字技术、智能传感器等新技术对长城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监测,探索建立长期监测系统,改变以往依赖传统人工巡查的监测方式。

近年来,密云区在长城保护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共完成了12个存折项目和4个民生项目。

北京文物局与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文物保护协会密切合作

第三,科技赋能探索数字长城。近年来,北京一直在积极探索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腾讯公益基金会打造“游长城”系列成果,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穿越”长城,在线体验“爬长城”、“修长城”。这是世界上首次通过云游戏技术实现最大文化遗产长城的毫米级高精度、沉浸式交互式数字复原,成为数字技术在遗产保护领域创新应用的标志性范例。与天津大学联合建设长城全线三维数据库和明长城防御体系GIS数据库两个长城自有数据库,可以实现游览长城的自由,完整还原明长城防御体系的等级关系,是可以服务于公众和专业领域的长城研究新成果。依托北京建筑大学联合建设长城环境振动灾害云监测技术库,基于北斗加速度计振动监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积累和分析长城振动数据,推动北京长城保护由“被动抢救性保护”向“主动预防性保护”转变。

第四,博物馆城的建设有助于长城文化的传播。它是博物馆宣传遗产价值的重要平台。长城沿线六个区共有28个纪录博物馆,延庆区的中国长城博物馆是唯一以中国命名的特色博物馆。目前,中国长城博物馆修缮升级工程被蔡奇同志要求列为长城国家文化园(北京段)一号建设工程。现项目已完成国际方案征集,已有三家单位的方案入围。055-79000并提交给世界遗产组织。该项目将于2023年底开工,2025年底完工。引导平谷建设宅男文化博物馆,将成为北京新石器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怀柔湖长城红馆作为北京首家红色收藏展览馆,以传播长城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为己任。同时,北京长城文化带沿线的博物馆,包括慕田峪长城博物馆、沿河城长城展览馆、古北口长城抗战纪念馆、居庸关长城博物馆等。环环相扣,提高质量和效率。全新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将以更高的展览水平和更好的公共服务引领长城沿线博物馆,助力北京博物馆城建设。

长城蜿蜒穿过万里,关于长城的故事很多。北京市文物局还组织拍摄了《项目遗产影响评估报告》 《长城抢险》 《长城长》等系列专题片,深入记录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进程和阶段性成果,用图片生动宣传北京长城文化带的建设成果和保护成果。组织一系列“长城之旅”和“长城考古”的短视频镜头,生动呈现长城沿线的地域特色。创新宣传解释手段,以大众喜闻乐见、亲切交流的方式做好长城文化传播和长城精神弘扬工作。让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人们可以感受、了解、参与的生动实践。(刘华敏)

资料来源:Guangming.com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