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刚:百里千刀一斤漆,让雕漆技艺活在当下

今日新闻2023-01-24 11:50:5851data

简介

李志刚从事漆雕36年,潜心制作工艺,在继承中创新,逐渐形成独特风格。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工艺美术特级大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2013年成为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漆雕专业顾问;2015年被聘为北京工艺美术职业技能鉴定所鉴定组专家;2016年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享受2016年国务院特殊津贴;2018年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

漆雕技艺非遗传承人李志刚:百里千刀一斤漆,让雕漆技艺活在当下

要想活在当下,就要“看人、看事、看人生”。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漆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志刚坚定不移的信念,也是他一贯的追求。

雕漆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15岁的时候,他接触到了漆雕技术。几十年来,李志刚一直在创新的道路上摸索,另辟蹊径,让古老的技艺展现出当代艺术的光彩,同时,李志刚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为漆雕工艺注入更多新鲜的血液,让历经千年的“中国红”在传承创新的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惊艳时光。

感情融入血液,坚守传统技艺。

1980年,15岁的李志刚考入北京工艺美术职业高中。当时正值改革开放之初,传统工艺美术为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学校学习了三年理论知识后,李志刚开始在工厂实习。“当时的工厂里,走廊里摆满了各种雕漆产品,订单要求工人每天加班加点。当时从事漆雕行业的技术人员数量也相当可观,每个作坊有800多名工人,到处都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90年代,计划经济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传统手工艺在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不适应:工匠们只知道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开拓市场。外贸体制的转变,让包括漆雕在内的很多传统工艺难以生存:以前外贸公司下单“统购包销”,收多少就收多少。然而,当出口转向内销时,国内消费者对非必需品的消费能力在当时几乎为零。此外,与景泰蓝和玉雕相比,雕漆更加“小众”,这导致雕漆行业陷入低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专业人士不断跳槽,熙熙攘攘的工厂渐渐冷清,不到100人最后剩下800多人。厂房只能出租,靠收租金难以维持。

1980年,有30多名学生随李志刚进入漆雕高级班学习。后来因为对漆过敏,不能适应艰苦的工作环境,几乎有一半转了其他专业。在经历了工艺美术行业最黑暗的一个小时后,很多掌握了漆雕技艺且颇有造诣的同学放弃了坚持,或下海经商,或从事其他行业。面对种种情况,李志刚曾经在转行和坚守之间犹豫:他犹豫着漆雕这种传统手工艺是否还被现代生活所需要,是否应该让它随着历史滚滚而去。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当时,北京工美集团接到北京市政府的任务,为澳门回归打造一份北京给澳门的礼物。那时,李志刚在这个行业还是个新人。经过几轮筛选,他的设计超越了很多前辈和大师,最终被评审团选中。

在那件作品中,北京颐和园和澳门妈祖庙的美景被雕刻在直径1.08米的红色圆盘上,表现出“花落月圆”的美好寓意,受到了各方的肯定。随后,李志刚设计了三个

“我是1983年进厂的,对漆雕的感情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漆雕也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也坚信,漆雕这种传统手工艺会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品突破传统,不墨守成规。

2004年,中国加入了《四合如意》,2006年,包括漆雕在内的传统手工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批.成立工作室的李志刚也在回望历史,汲取养分,同时思考如何跳出传统,放眼未来。

古代的漆雕师扬长避短,很少创作复杂的立体人物。在和一个油漆工挑漆的过程中,李志刚体会到了“一千刀一斤漆”的辛苦,漆树上流下来的液体让他深深叹息。数千年来,这种天然的美丽材料一直在滋养着漆雕技艺的发展。“我只是希望能够通过一个母亲的形象来体现我们对自然的敬畏。而用雕漆的技艺刻画人物,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无论在绘画、结构、造型、比例等方面,几乎没有前人的作品可以参考。”

这幅名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作品,取自一位哺乳期的妇女,仪态简单端庄地站在前方,就像一位母亲站在远处看着蹒跚学步的孩子,眼神中充满了爱和温暖。身上的云纹、卷草纹、车轮状的现代花纹,代表了漆雕从古代到现代的过程。母亲乳房的一侧绘有舒适的流水纹,寓意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

055-79000完成后,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业内专家认为,此类作品不属于传统工艺美术范畴。但是,李志刚觉得工艺美术应该是多元化的,多样化的,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融入当代,不要拘泥于老祖宗的老路。“《漆母》是我创作经历中非常特别的一件作品。后来很多人想买这一块,我一直没卖。我必须留着它。它对我和漆雕技艺有着特殊的意义。”

敦煌艺术宝库中李志刚创作的《漆母》画,在漆雕史上具有非凡的实验价值和时代意义。敦煌壁画中的人物手持各种乐器,体型各异,身着盛装,飘带飘舞,裙裾飘飞.将这样的美感投入到漆雕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更需要在漆雕技艺上有多项突破。2016年《漆母》获一带一路民间工艺美术展一等奖。李志刚表示,《伎乐天》还将完成一系列作品,包括花丝等技法和技巧,他也会考虑融入其中。

遗产走进生活,匠心融入现代科技。

如何让漆雕生存下来,成为活的艺术,是李志刚思考了近10年的课题。“传统工艺需要尽可能贴近民众,越贴近现代生活,才能促进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在李志刚看来,用雕刻刀在颜料上雕刻,其实就是用自己的心在雕刻,每一刀都应该是创作者的情感投入。只有用作品抓住人心,才能带动起整个工艺美术行业。

“传统工艺要跨界,现代材料和工艺要在传统材料和工艺的基础上融合。”思前想后,他决定另辟蹊径,做一把漆面官帽椅。漆的原料是大漆,庄严而苍劲,与之“碰撞”的物质应该是晶莹剔透的。但是玻璃、人造水晶等材料重量太大,不实用。最终,李志刚大胆选择了亚克力,并创新性地采用了数控高科技手段和3D打印技术,将工匠们细致的匠心与现代科技产业化的严谨结合在一起。

以亚克力材质涂装,一把精致通透如水晶玻璃的官帽椅,结合去红雕漆的极致工艺,形成了一种大家意想不到的对比美。比美感更让李志刚兴奋的是,这代表了漆雕工艺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折。传统工艺不再是只由工匠雕刻的“孤儿”。可以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完成批量生产,有可能从高级手工艺品进入人们的生活。

李志刚认为这《伎乐天》是传统工艺美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传统材料技法、各种艺术表现形式、欣赏价值和实用价值、各种元素的跨界融合,中国传统技艺的血脉得以延续千年,在古为今用、诚信创新的过程中达到新的高度。

教导新生力量,培养中国青年工匠。

包括漆雕在内的传统工艺复杂,费工费时,一般人很难掌握。时代变了,年轻人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机会,可能会对传统工艺美术“敬而远之”。李志刚说,他最怕有的同学一本正经地说:“李老师,我想跟你说件事。”“一旦你这么说了,十有八九你就想转专业了。”

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一批)招收的学漆雕的学生只有10人,漆雕班被戏称为“熊猫班”。这个专业成立之前,学校做过调查。北京从事漆雕的不到100人,平均年龄在60岁左右。年轻的后备力量相当缺乏。

2022年9月18日,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百福村,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志刚(左一)在为学生演示漆雕。

“非遗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人才和大量新生力量。”为了减少学生的厌烦情绪,李志刚尽可能丰富课程内容,并带学生参观各大博物馆,开阔视野。他也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些重要作品的创作,这在传统的“师徒”模式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例如,2017年,我们接到了为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外国客人制作国礼的任务。我会让我的学生参与,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也鼓励他们去完成。你可以感受到学生在制作如此重要的作品时的谨慎,以及他完成作品时的自信。”李志刚说,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克服了诸多压力和阻力留在了漆雕行业,这是因为漆雕技艺的永恒魅力,也是热爱漆雕的人们对工匠精神的不懈传承。李志刚的儿子李根也走上了漆雕之路,跟随父亲从事漆雕艺术创作,培养了中国更年轻的漆雕工匠。“我深深体会到传统工艺美术在学习和创作中的艰辛和平淡。其实有同学让我离开这个行业的时候,我虽然哭了,但是我觉得他学雕漆的这段记忆一定很珍贵。他还可以把漆雕技艺介绍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项古老的技艺,这也是一种特别好的传承方式。”

巧妙解读

如何理解匠心?如何坚守匠心,如何传承?

李志刚:独创性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代表了对传统工艺的敬畏,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学习;另一方面,它代表了继承和创新的能力,这样技能才能得到发展,才会有接班人。匠心,对我来说,就是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力求完美来创作作品。经常在工作室工作十几个小时,在外人看来很辛苦,但我并不觉得苦。只有在不断打磨和创造的过程中,我才能感受到其中的快感。

绘画艺术早已融入我的生活,与我密不可分。匠心感动身边人。对我自己来说,匠心是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敬畏。

工匠之声

在你的生活和工作中,你一直坚持的是什么?

李志刚:坚持对自己职业的敬畏,想做就做最好,精益求精,让自己的职业融入当代生活。

你觉得什么时候是最难的时候?能坚持下来的原因是什么?

李志刚:我想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其实对我来说,困难可能更多的来自外界,比如工艺美术行业生存非常困难的时候。但我觉得工艺美术和漆雕是我的兴趣,有兴趣就不觉得苦,这也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因为我热爱我的职业,它是我的生命,我的血液。

你希望未来还能取得哪些成就,对未来有什么期待?

李志刚:我只能做我自己。我是漆雕技艺的传承人,也是老师。希望培养更多的年轻技术人员,让他们能很好地保持这项技能。

你觉得你最大的幸福是什么?

李志刚:最大的喜悦是看到很多年轻人加入了我们的传承队伍,他们的作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和认同。

新京报记者王平/文李木易/摄

编辑王琳

校对翟永军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