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和“抠门”的扶贫干部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新闻数据2023-01-04 01:02:5451data

在实施脱贫攻坚行动中,重庆4347个驻村工作队、3608名第一书记和1.7万名驻村工作人员奔赴扶贫一线,他们走田坎、进院水库、访真脱贫、观实情,把乡村当成自己的家,努力工作、干忠县金鸡镇傅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骅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今年8月21日,他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11月16日,市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杨骅家乡忠县举行。

“头条”和“抠门”的扶贫干部在人们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报告会上,杨骅的父亲杨志刚、杨骅生前的6位同事和受援对象分别是杨骅按照组织安排投身扶贫事业、全心全意、奋力兑现承诺、以家人的心情传递忠诚、投身后来者未竟事业从援助对象和记者的角度,追忆生前感人的故事、生动的细节,感动了现场400多名听众和当地200多人

11月16日,市优秀扶贫干部杨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杨骅家乡忠县举行。

既小气又“拼命”的扶贫干部

在现场,与杨骅一起工作一年多的忠县金鸡镇蜂水村党支部书记彭涛讲述了杨骅驻村扶贫的故事。 杨骅把贫困者藏在心里,把援助对象当成自己人。 他不在乎环境的艰苦,不摆架子,不讲条件,多和贫困户聊天、谈发展,生活上对自己非常“吝啬”,但他不惜花钱给贫困户买猪仔、卖饲料。 这一切,让彭涛衷心钦佩和尊敬。

今年5月,组织将杨骅调往傅坝村担任第一书记。 在村民大会上,他说:“我想和大家一起努力,让胡德姆村真正富裕起来。” 因为这个约定,杨骅在傅堤工作期间,一天也没有闲过。

忠县安监局工作人员、傅坝村驻村工作队队员黄建国回忆,杨骅非常“拼”,带着大家到村子里去调研产业发展,策划脱贫工程,推进危房改造,短短一个月就系统梳理了全村情况。

正要进行下一个计划时,杨骅累得倒下了。 “前一天晚上,他还在艰难地改造贫困家庭的危房。 ”黄建国哽咽着说。

三代家风继承国家大爱

杨骅是党的好干部,更是父亲杨志刚眼中的好儿子。

杨骅的父亲杨志刚向现场观众报告

对工作负责,对怨恨负责,对大众真心实意,对农村情有独钟。 杨骅的这些品质离不开杨家“忠孝、友好、勤劳、朴素”的优良家风。 杨骅的祖父杨天奇早年入伍,复员回忠县,下矿井,背矿石,筑坝……最后疲惫不堪,倒在工地上,44岁。 追悼会上,1000多名群众主动为他送行。 “我父亲一辈子踏实工作,清清白白做人,这是他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产。 ”杨志刚说。

杨志刚做乡村教师,在人民公社当过党委书记,后来担任副县长职务。 他一直告诉杨骅兄妹,一切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

虽然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但杨骅没有对父亲提出任何要求。 儿子刚出生,在妻子又下岗的困难时期,没有向父亲开口。

今年9月,杨志刚陪同女儿杨玲去了杨骅生前的扶贫村。 “说到杨骅,村民都说他的好,说我养育了一个好儿子! ”戴着助听器的杨志刚流着眼泪说。 杨骅一言不发,让家人很难过。 “但是,他和祖父一样,是为了大众而倒下的,所以很荣幸! ”

“你是我们永远的杨爸爸”

对大学生张荣梅一家来说,杨骅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是她和妹妹的“杨爸爸”。 张荣梅是傅坝村贫困户张启斌的长女,今年刚来到重庆工程学院,正值家人为学费发愁之际,村支书陈廷虎带了一位“第一书记”,帮助他们当家。 书记的名字叫杨骅。

起初,张荣梅并不抱太大希望,谁知道,杨骅先是向她申请了国家教育补助,后来为她获得了爱心企业3000元的资助。 “他把我们当成自己的事情! ”张荣梅说,她在填写补助申请材料时,因为贫困户的系统和身份证上的名字不一致而遇到了麻烦,这时,“杨爸爸”冒着酷暑,一次又一次地帮她办理手续,最终把问题妥善解决了。

因为家庭贫困,张荣梅和妹妹都有点自卑。 杨骅随口帮助她们,然后仔细鼓励姐妹俩坚持梦想。 “我以为家里很穷的自己没有机会上大学,但杨叔叔帮我实现了梦想! ”张荣梅说,“杨爸爸”给了她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张荣梅对记者说,她想对“杨爸爸”这样说。 “请说在学校里要更大胆地交朋友。 现在我有很多朋友。 我说我不害怕贫穷,但我害怕没有志气。 我经常读书。 不管未来多么困难,我都会带着梦想去。 但是,这个你看不见。 你是我们永远的《杨爸爸》! ”

满怀爱意地树好丰碑

杨骅的事迹经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报道后,在全国引起轰动,万千网友惋惜、痛心。 近日:来到时间,众多媒体前往忠县,去生前生活、工作的地方,深入采访和了解杨骅的事迹,重庆电视台记者廖洋益就是其中之一。

“多么好的人啊。 ”廖益见到的所有采访对象都反复说着这句话。

翻阅杨骅四十八年的人生历程,发现从1989年进入工作岗位到2018年牺牲在扶贫一线,杨骅先后在粮食、路政、安监等多个单位工作,都是基层单位。 “在很多故事里,我看到了一个普通党员干部是如何用爱和责任赢得怀念的; 看到了忠厚仁义的家风如何影响人的成长; 我看到了一位衷心为群众服务的共产党员是如何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丰碑的! ”廖洋益说。

杨骅走了,傅坝村的故事还在继续……杨骅生前是安监局的同事、朋友董世军,主动承担起“第一书记”的责任,到了杨骅的办公桌、病床上,在傅坝村开始了新的工作历程。 目前,傅坝村果园扩建项目已经批复,预计年前开工的村公路已完成硬化4.3公里,其他两条公路加宽改造也在有序推进; 微信公众号建成,电商平台也已投入试运营……

像杨骅一样“用脚测量大地”

杨骅的故事感动了现场观众,金鸡镇蜂水村贫困户李明权多次落泪。 “杨骅把我们的贫困户当成自己的事情,经常来我家聊天。 ”

几年前,李明权因生意失败造成养殖损失,生活越来越困难。 杨骅听后,自己送了两头猪仔到他家,买了饲料,教他科学养殖。 “杨书记答应我,等过年来我家买猪肉,吃杀猪菜; 现在他离我们而去了。 ”李明权感叹道。

三汇镇寨坪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队长万山红听到杨骅的事迹,深受感动。 “报告会上,流了几次眼泪。 特别是扶贫工作的细节,不仅感人,而且要驻村工作一次再培训。 ”万山红说,扶贫工作最重要的是与贫困户的“心连心”,要像杨骅一样用心、有感情地工作。

鸡镇党书记张小平曾和杨骅一起工作。 他说,杨骅真的做到了“用脚步测量大地”。 “他真的住在村子里,住在村子里,在村子里工作。 ”张小平希望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在全镇掀起向杨骅同志学习的热潮,以更扎实的作风、务实的工作,打赢脱贫攻坚的硬仗。

忠县农委(扶贫办公室)主任徐正龙介绍了与杨骅的三次接触经验。 杨骅踏实认真的作风,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态度,让他很感动。

徐正龙说,杨骅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忠诚和责任,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该县农业扶贫系统迅速掀起向杨骅同志学习的热潮,像杨骅一样“脚踏实地”,自觉行动、标先进性、聪明才智、身体碰撞、身影,巩固脱贫成果(提高 )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