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成绩可查25年6月23日日语科目志愿开始报名。

新闻数据2023-01-07 20:28:5951data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9年高考昨天结束,很多考生出场就收到了鲜花等各种各样的礼物

高考成绩可以在6月23日核对

北京高考成绩可查25年6月23日日语科目志愿开始报名。

除人大附中考点外,八一中学考生合影留念

昨天下午4点40分,结束铃响了,高考最后一门英语课的考试结束了。 这也意味着2019年高考正式闭幕。

考试时间外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本市多个考点了解到,不少家长早早地拿着花在考点外迎接考生。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在迎接考生的队伍里,不仅父母早早地等着,还有姥爷、姥爷祖团来接我,还有朋友拿着花等着我。 “祖母特意来接女儿,给我送了水果和蔬菜。 ”张奶奶告诉北青报记者,外婆爷爷特意来接她,是为了给女儿的散开一个惊喜。 “我想告诉你,不管孙女怎么考试,她都是最棒的。 ”这位祖母说。

下午4点43分,陈经纶中学考点陆续出现考生。 那时,考场外响起了掌声,所有的家长都不约而同地振奋着考生们。 “好啊。 苦读12年才能有结果。 ”人群中的一位家长不由得走向校门为考生加油。

一位手持蓝色满天星星的大同学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是来接自己的朋友的。 高中三年她和好朋友形影不离。 去年高考结束后,朋友选择了重读。 重读的这一年,朋友很努力,压力很大,看到朋友的付出自己很痛。 “终于熬出来了,早上五点起床准备去接她,买了她最喜欢的满天星,还计划了考试后晚饭的情况。 ”她说。 过了一会儿,小张的朋友从考场出来,两个人跑着拥抱,流下了兴奋的眼泪。

广渠门中学考点外,北京头条青流视频上发了加油书签

向日葵等成为受欢迎的礼物

北青报记者还在各考点外观看,今年考点外,家长们送的礼物也是亮点。 很多父母准备了纯正的向日葵花束,或者是夹着大向日葵的花束寓意一举夺走了“葵”。

在陈经纶的考场外,考生李萱的妈妈给女儿送了一束手工制作的“花束”,里面有草莓、杏、棒棒糖。 李萱的妈妈告诉北青报记者,这些都是李萱平时最喜欢的水果和点心,为了让李萱吃惊,她在下午考试的时候自己把这些李萱最喜欢的包做成花束送给了她。 “孩子的努力我们都看在眼里。 无论成绩如何,都在她的成长中受到锻炼。 希望你一离开考场就能成为最喜欢的。 ”

因为热,不少家长在考试结束前特意买冰淇淋。 我希望考试结束后会变得凉快。

在陈经纶中学考点外,爸爸妈妈拿着花迎接女儿

拉起横幅,拍照留住高考“记忆”

在人大附中考点外,高考英语课已经结束半个小时了,仍有不少学生家长久久不散,围着人大附中的校徽拍照。 由30多名学生和家长组成的团队,拉起了写着“爱永存,心相连,壮哉我是大学13年级学生”的红色横幅,环顾四周。

北青报记者采访时发现,横幅上的“13”指的是13组,但不是高三(13 )组,而是当年人大附中的2013年初三)组。 “我们初中的班级关系很好。 上高中后大家不在同一个班,但是平时有什么活动大家都是一样的。 ”考生的父亲之一这样说明。 其中班长手里拿着花躺在地上。 “沧海为难水,曾哥考试都是对的! ”在人大附属测试中心迎接考生的队伍中,几个学生画的红彤彤的横幅格外显眼,为他们的“曾哥”加油鼓劲。 据一位打着横幅的学生介绍,他们是十一学校的毕业生,为了曾经的同学“曾哥”而努力,曾学生选择了重读,今年还要去考场。

“稳中有进,我们能赢”“左手985,右手211”……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高考期间,北京青年报客户端“北京头条”APP青流视频也为考生们准备了五张“加油书签”,祝福考生们

(记者武文娟林艳) ) ) ) )。

相关新闻

25日本科志愿者报名

昨天下午,2019年高考正式结束,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6月23日,考生可登录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或通过“北京通”APP在手机端查询获得自己的高考成绩。

据了解,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将于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在线填报本科志愿,报名方式。 今年本科招生设置本科前批,本科普通批两批,然后依次为录取。本科提前批次分为艺术系和普通系,考生只能选其一,不能兼报。

本科一般批次设置为平行志愿,考生可以填写16所平行志愿高中。 以上各报考院校均设有6个报考专业,考生须填写是否按照院校内专业调配。 文/本报记者武文娟

英语问题剖析

英语作文的重点是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昨天下午,2019年高考最后一门课的英语考试结束了。 作为最后一年的“老高考”,今年的英语作文还延续了十几年的老传统,主人公依然是红星中学的李华。 英语大作文的主题是“劳动最光荣”,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分析说,写作文的重点是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

总分占20分的英语大作文依然是“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学生李华……请根据以下四张图的先后顺序,写下英语周记,记述整个过程”。 今年的主题被定为“劳动的最光荣”,提示为“西瓜watermelon”,4张图内容分别为“第一张图是老师第二张照片是李华打包行李出发下乡,第三张照片是在田里摘西瓜,最后一张照片是

无独有偶,北京英语卷以“劳动的最光荣”为主题,与今年广东高考的语文作文试题恰巧是“重题”。 即使是这样的巧合,考生们也深受感动。 一位人大附中的女学生走出考场时,兴奋地对父亲说。 “爸爸,你说得对啊。 考试前你让我去耕田了啊。 你知道我们在作文里写什么吗? 种西瓜吧! ”

怎么写这个英语作文题?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分析,重点是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因为“表达家人的感受是学习英语的责任和使命”。 今年高考英语试题在作文1的设计中表示,“英国闺蜜Jim计划暑假期间来北京、天津和上海旅游,必须回复交通出行、必备衣物等相关短信内容”,实际引导考生聚焦中国现代高铁成果,增强文化和制度自信

在2019年北京高考英语试题中,语法填空是一种新的题型。 北京教育考试院表示,这一题型的设计渗透了新课程理念,体现了以语篇为单位和载体考查语法知识、注重语言运用的“形式-意义-使用”的三维动态语法观,而不是孤立的句子单元。

今年的英语试卷命题,除了继续调查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外,特别注意调查大家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阅读B篇需要考生具备凝聚多种资源和信息的能力。

在C篇和阅读回馈中,要分别探讨新兴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以及优秀人才在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和分布比例等,让考生辩证思考问题,运用辩证思维模式,坚持两点论,避免走极端。 “这种想法有助于考生意识到新兴科技成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好是坏,在团队建设中引进优秀人才不可能简单“一刀切”。 北京教育考试院分析。

“总体感觉还可以。 没有难题和奇怪的问题。”关于高考最后的英语课的难易度,徐先生附属于考生进行了总结。 徐先生说,除了全球变暖的社会热点话题外,今年的英语考试试题中也有与生活热点密切相关的内容。 例如,解读中有问题的素材,阐述了新型电话诈骗的内容。 “有一台机器可以录制模拟人的声音,然后通过电话开始诈骗”。

该专家分析,今年高考英语试题十分注意引导考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试题强调知识性、教育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全书。 就像完美的填补,讲述了一个老人乐于助人的故事。 老人虽然已经退休,但仍然发挥不尽的热情,待人友好,愿意接送大学生,并积极帮助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文/本报记者林艳

综合问题的分析

文综第一次使用了竖版中国地图

记者昨天上午11时30分获悉,北京高考文综考试结束,今年是本市文理分科考试的最后一年。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考生认为,短信考试不再是考试的死记硬背,而是把重点放在“活用”上。

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表示,此次历史试题以“教材中的思维问题”为切入点,引导考生设计思维问题,不仅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归纳、提炼能力,还考查考生的总结、思辨和设计能力,使中学历史教学重教材、重素质教育

据6月8日上午离开考场的考生回忆,地理是用地图表示的。 据了解,为了增强学生的国家地图意识,试卷今年首次使用了竖版中国地图。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专家分析,今年的地理试卷沿袭了北京地理卷多年来的思路,试卷共绘制地图6张,涉及不同的区域和尺度。 其中一二题目以宫灯灯面的方式展示地图,学生通过从“手绘宫灯设计图”中阅读和提取信息来提高审美体验。 第三题提供平顶山市轮廓图,重点表现气象台(站)降水量; 4、5题和7题分别为学生提供了常见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和东亚局部海面气压分布图,地图类型和提问内容学生熟悉; 在第六题中,为了便于分析日常生活中所包含的地理规律,模拟展示了中国某机场空调能耗变化的第八题中,绘制了某城市商业用地和农业用地地租水平变化的简图,图形简洁,设问新颖。

另外,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这次的历史问题是从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历史的角度来考查考生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 其中,第十七题通过考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让学生认识中流砥柱在中国共产党14年抗战中的作用。

同时,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今年问题北京特色鲜明,“城市绿道”“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冬奥会”“世园会”等素材展现了首都历史文化风貌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29题通过北京绿道建设,感受北京人居环境改善,体会城市规划人文关怀。 32题引用轨道交通冬奥支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公示,要求考生从绿色发展、公民参与、依法规则、社会发展等角度认识环评公示的价值。 文/本报记者刘晔

综合问题分析

“重新定义公斤”等热点被选为邮件管理问题

6月8日,高考的第二天,上午举行了文理综合考试。 很多考生表示,综合题是“活”考试,选材范围非常广,难度适中,与1型、2型难度相当。 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解读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高考试题。 专家表示,今年的综合试题与三科都有共同的特点,试题更加注重考生的生活,紧跟科技前沿,“活”出过硬的“理化生”知识。

此外,记者采访多名考生时表示,今年的物理邮件在物理问题上存在热点。 “物理的最后一道选择题,考验了国际单位制的历史性变革。 ”两个考生中的一个说,前几天刚看到这个消息,这个选择题很简单,读了理解了问题就能得分。 对此,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表示,今年高考物理综合物理试题以2018年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修订的新国际单位制( SI )为背景资料,希望考生通过阅读试题,可以理解新SI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基本单位的巨大变化和意义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介绍,物理考题中也出现了中国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以5月17日中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为背景,考查了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等知识。

高考试题也是用生活的实际情况培养考生的爱国感情。 对此,专家表示,在元素周期表发布150周年的背景下,中科院院士张青莲教授选择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润物无声地向我们身边的科学家宣传,给考生以民族自信的爱国情怀熏陶。

生物问题也是如此,贴近生活,提高考生的社会责任感。 专家表示,试题中以流感防治研究成果为题本,是考生耳熟能详、与自身健康密切相关的素材。 “考题在引导考生对流感病毒变异性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阐明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的原理。 》专家认为,很多人都有过流感的经历,主题包括确诊为流感患者后应该采取的具体措施。 考生生病后,既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看看能否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治疗,又希望考生作为社会的一员,有避免感染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文/本报记者蒲长廷

花絮

考试前半小时民警把文件袋送到考生手里

学生骑共享自行车时,装有准考证和身份证的文件袋不小心丢失了,所幸文件袋被热心的群众捡到并报警。 最终,民警在考试开始的前一半,将文件袋送到考生手中。

6月8日13时54分,北京海淀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捡到高考准考证和身份证。 海淀公安分局万寿寺派出所民警刘向辉、肖林立赶到现场见到报警群众拿到证件。

我知道准考证的持有者孙先生很快就要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校区参加英语科目的笔试了。 考试:距离时间不到1小时,不能太晚。 民警以最快的速度拿着证书前往考点。 另一方面,在派出所内值班的副队长李龙正在找孙先生的监护人。

14时29分,在考场外,孙先生和母亲一起领取了民警的准考证和身份证。 原来,孙先生中午参加文科综合考试后,从魏公村地铁站骑摩托车回家时,掉了一个透明的小文件袋,里面装着准考证和身份证。 幸运的是,在热情的群众和民警的帮助下,准考证恢复了原来的主人,没有影响下午15点的外语科目考试。 (记者叶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