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网评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让中国经济在春天尽快回暖。

新闻数据2023-01-08 02:09:5851data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总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高和量的合理增长,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青网评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让中国经济在春天尽快回暖。

举一反三,努力奋斗,生下一个孩子。 中国经济如何走出危机,发展航向如何精准微调? 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既是风向,也是答案。 当前,我国经济复苏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不稳定,对我国经济影响严重。 在此背景下,2023年中国经济需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扩大内需是不折不扣的重中之重、主要抓手。 为此,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五大任务之首,特别是“要优先恢复和扩大消费”。

扩大内需为什么这么重要? 数据可以更好地说明道理。 从一、二、三季度经济数据看,GDP同比增长4.8%、0.4%、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4.6%、3.5%,消费增长速度明显低于总体经济增长速度。 也就是说,前者对后者的贡献率明显下降。 更确切地说,拉动经济增长主引擎的消费,已经成为阶段性经济发展的“拉动”。 这种现状,与中国经济卓越十年的历史成就明显背离。 因为经过几十年的稳定发展,我国基本形成了以消费为主导的内需发展格局。 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经济对世界的突出贡献,都与巨大的内需市场密切相关。 因此,扩大内需必须在眼前说,是必要而紧迫的。

扩大内需稳定增长,是中国经济韧性和弹性的体现。 同时,近年来我国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 另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1.2万美元。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中国外贸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的67%下降到2021年的34.2%,2008-2017年,中国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05.7%,超过100%。 从全球的角度来看,2023年世界经济明显放缓的概率会变高,外部需求和进一步减弱。 因此,越是困难的时期,越要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自立自强的逻辑上。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也是推动生产的动力。 在新冠灾祸下,民众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被压缩,实际上给经济复苏、增长带来了压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要求,要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连日来,为了进一步提振消费市场、提振消费需求,各类优待券密集发放。 据不完全统计,12月以来,已有40多个城市宣布发行涵盖汽车、餐饮、运动等多个领域的优待券。 可见,在宏观政策持续向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发力的同时,地方政府也在微观层面释放了消费意愿,从而有了稳定的预期和信心。

“买买买”火热,工厂机器轰鸣,物流车才能爆满。 毕竟,只有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权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 但是,只有扩大内需、稳增长,只有奋发有为、勇于笃行,才能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重循环,使中国经济早日春天复苏。 (邓海建) )。

来源:中国青年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