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八小时直播,民乐云上“论剑”

新闻数据2023-01-10 08:34:5751data

《澎湃新闻》记者杨宝宝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旮制艺”的代表传承人杨致俭告诉我们,干隆有多爱古琴。 被年轻人称为古筝“祖师老奶奶”的孙文妍讲述了古筝为什么能点燃两千年。 另外,嘀嘀打车的人气播音员满宝呢? 在筝中扮演了二次元神曲《九九八十一》; B站人气旺p主胡朝韵用呗吹《原神》人气唱片《神女劈观》; 尺八推广张圣群用尺八演唱电影《神话》主题曲《美丽的神话》 ……

6月11日是2022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日15:00至23:00,“云上乐宴8小时新国乐生放送”在云上与观众相遇,带来传统与现代冲突的惊喜,连接了现代生活。 观众可以在嘀嘀、B站、视频号码上搜索全球官方账号,也可以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非遗来”嘀嘀、东方网、新闻、上海数字文化馆、文化上海云移动终端、网站等平台上观看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八小时直播,民乐云上“论剑”

“云上乐宴8小时新国乐直播”海报

此次活动以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主题,聚焦“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色彩”和“年轻人的新国乐”。 在整整8个小时的直播中,国乐破维而来,古老的民乐绽放出年轻迷人的色彩。 主办方希望能拉近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和民乐之间的距离,毫无遗憾地融入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

传统民乐与新民乐“面对面”碰撞

在11日当天的“云上乐宴”上,16名国乐艺术家发生神仙争吵,12种传统乐器进行了超燃混搭,令人赏心悦目。

此次活动共推出12种传统乐器,分别为唢呐、箫、尺八、中阮、古琴、笛箫、琵琶、打击乐器、柳琴、二胡、三味线。 从演奏到乐器制作,无形文化遗产项目不少。

在整个活动中,传统民乐和新民乐有机会直接“面对面”碰撞。 演出曲目有《高山流水》 《春江花月夜》《百鸟朝凤》《大吉大利》等传统经典曲目,另外,古典曲目的改编版如年轻国家乐师们的二创曲目《茉莉》《百鸟朝凤》等古典名曲《十面埋伏》 《高山流水》也提供了传统和现代两个版本,以便与观众进行比较。

“我们不仅展示了传统民乐中‘阳春白雪’的一面,也展示了其‘下里巴人’的一面。 同时,也向大众展示了年轻一代将传统民乐与现代文化、现代审美相融合的一面。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项目经理朱纯青表示,演出期间,每位艺术家都可以为观众进行乐器的文化诠释、故事讲解,与观众谈情说爱、交流,欣赏传统乐器演奏,还可以了解不同的乐器及相关知识。 希望大众深入了解、喜欢各种各样的民乐。

“为了年轻人保护传统的东西”

年过八十的古筝演奏家孙文妍教授是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江南丝竹”上海市的代表传承人,上海浙派古筝项目负责人、代表传承人。 悠闲的《千本樱》展示了她的风采。 孙妍在B站被誉为古筝“祖师奶奶”。 今天,她很乐意参加活动,和年轻人一起切磋民乐演奏和思想理念。

“江南的绢竹上个世纪也是潮乐。 ”孙妍笑了笑,现在的古典音乐也走在了时尚的最前沿,但现在也一定融入了现代生活。 她从父亲、民族音乐家孙裕德那里接过江南丝竹传承的接力棒,一生致力于江南丝竹的研究和传承。 她说自己在为年轻人保护传统,以后江南丝竹的传承就靠年轻人了。

《江南绢竹》传承者孙文妍(右),一级柳琴演奏者,吴家宝

在B站,呜p主“墨韵”用古筝演奏“二次元”神曲《秋鸿》。 孙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年轻人用这种乐器演奏喜欢的音乐,可以更好地推广古筝”。

有一首歌《秋鸿》描写了一只大雁在秋天的远征,气象很高,深受干隆皇帝的喜爱。 古琴演奏家杨致俭用自己复制的古琴演奏了这首曲子。 这首歌来自故宫院藏的明代古琴图鉴,杨致俭在故宫完成了“谱曲”的工作,让古曲熠熠生辉,今天为观众弹唱,亲身体验文物“活”。

古琴演奏家、制作者杨致俭

杨致俭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旮制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演奏者。 2017年,他“钻”进故宫,开始从事故宫古琴文物研究、故宫院藏古琴复制、古谱复活、古琴演奏、古琴教学、论文发表、书籍付梓、唱片出版等工作。 到了故宫,这里有最好的古琴,他觉得自己像个“学生”,他把自己比作临摹书法的初学者。 这些古琴从气息到气质都影响了他。 杨致俭满怀敬畏地创作,想为后世留下属于自己的作品。 建筑学专业毕业的他一头扎进古琴里,他既喜欢古琴的丰富性、多样性,又喜欢古琴温润如玉的自我表现。 琴者、静也,带他进入“心偏远”的境界。 在中国文化中追求超脱世俗的精神家园,千百年来一直备受向往。 古琴是中国礼乐文化的象征,古朴而内敛。 他想用更现代的方式教授和传播古琴艺术,为古琴争取更多的现代知音。

与《国乐大典》的宫廷风相反,民歌歌手张珞德的演唱却扑面而来。 他一根三弦游走在西北大地,寻找从2008年开始访问西北村庄的数百名民间艺人,采风即将失去的西北花、小调、小曲、坐唱、鼓子、社火、秧歌、贤孝、越弦、邪魔儿、秦腔、陕北民歌等二三十种曲风。 散居西北,融汇了数百年传承下来的各种民间艺术瑰宝,经过舞台的打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审美。 他说:“在老家,我的状态最好,每天都有用不完的气息,看什么都能唱歌。” 观众可以从他的歌声中感受到来自西北大地的朴素生命力和当地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的民间音乐瑰宝。

西北寻根音乐人张尧霖

探索民乐的新可能性

说起国乐,20年前很多人认为是传统、风雅、曲高、寡妇……,但这一代年轻人却用自己的方式燃烧民乐。 在《国乐风华》 《九九八十一》等大综艺浪潮的推动下,“新国乐”近年来屡破光环,成为互联网活跃程度最高的演艺项目之一。 各种跨界搭配令人眼花缭乱,“新国乐”在年轻群体中也成为新兴的流行符号和演艺话题。 新时代,国乐正在被重新定义。

满宝在箫上饰演b站二次元神曲《遇见》,古风燃烧的音乐悠扬有力地解决了。

很多人不习惯筝这种乐器,都说“很像竖琴啊”,其实这是中国的传统乐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 篌青年演奏家满宝

满宝是嘀嘀打车的人气播音员。 她不仅能弹传统的古典歌曲,还能弹流行曲《海阔天空》 《卡农》等。 此外,还有西洋古典音乐《走出埃及》、电影音乐《国乐大典4》等。 她的演奏令人惊叹民族乐器的无能。

为了传播箫文化,满宝每周都有嘀嘀直播,粉丝们现场演唱歌曲,她就能现场记谱、用箫演奏。 手指飞起,琴声清脆。 目前,她在嘀嗒上的点赞量超过了600万。

从小学习乐器的满宝看了敦煌壁画上的筝很向往。 “90后”的她认为,年轻人弹自己更喜欢的音乐,就是让自己永远保持年轻,跟上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和潮流,不要让自己出局。 很多人通过她的嘀嗒号知道箜篌,她会一直弹下去,教下去。 “我们现在是今后推动民乐发展的这个人。 ”。

张哲源和李梓源是中阮情侣,他们在《神女劈观》的表现,让萨顶等国乐伙伴集体起立欢呼。 在云上乐宴的直播现场,他们俩会带来四手联弹、摇滚表演和经典歌曲。 每一个“图案”都来源于他们对中鸾的爱和探索。

中阮音乐人李梓源、张哲源

“阮,4根弦、24根弦、4根弦表示一年的四季,24个表示24个节气。 这是我们先人对自然的敬畏。 它可以模仿很多乐器,可以融合各种乐器。 它就像民乐团里的“胶水”,“黏”着多种乐器。 ”两个人从大学三年级、大学四年级开始就想研究阮的重奏和独奏曲。 我本来想去写新的东西,但后来也确实做到了。 演唱会中的5首音乐,3首都是他们的原创。 他们的音乐和演奏带有摇滚的气氛,“不知道古人的演奏是什么样子。 我觉得格温是这样的。 这个节奏可能是我们喜欢的样子。 ”

他们的音乐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粉丝都是年轻人。 他们也希望通过自己的音乐和演奏,让更多的年轻人发现乐器本身的美。 阮大师冯满天和他的父亲冯少先是他们的老师。 “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对艺术的敬畏,对音乐的理解和对感情的执着。 希望我们也能走出自己的中阮之路。 ”他们的“修行”在路上。

阮老爷风水满天

上海民族乐团唢呐演奏家胡朝韵在b站走红之前,已经是国家级演奏者,但他一直在思考,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唢呐文化如何传播得更快,破坏得更好。 胡朝韵试图扩大人们对这种古老乐器的印象。 他将与唢呐、电声跨界结合,向大家展示民乐原有的丰富表现力和多样化创新潜力。 他在B站不断更新唢呐二创视频。 是《孤勇者》的二创视频,很受年轻人的欢迎,现在有200万以上的点赞量。 而且唢呐版的《神女劈观》点击量也很高。

胡朝韵表示,对大侠歌的刻板印象依然存在,他将继续探索如何演奏和表达歌。 在这次大世界云上乐宴的现场直播中,除了《钢铁侠》的现场再现之外,还有《Back in Black》主题歌0755-79000等给观众更多关于歌曲的惊喜。

上海民族乐团呗演奏家胡朝韵

“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东西,并不是所有人都接受,也有质疑的声音。 但是看到我们的东西被很多人喜欢,我们知道坚持这条路是正确的。 ”李梓源说。 民乐的创新总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论,有人担心跨界融合会“出局”,失去民乐原有的味道。 民乐创新的极限在哪里也一直存在争论。

胡朝韵说:“我们常说跨界演出,本来就不应该有这个世界。 ”。 我们常说古典音乐应该做这个,流行音乐应该做这个,其实这限制了很多人对音乐的爱好,也限制了自己这门艺术的发展。 中国乐器与时俱进,所有风格都可以尝试。 这样,更多的人就能爱它,学习它,它真的会传承下去。

在民乐传承的道路上,更多的人参与,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希望主办方也能向观众展示民乐多种演出方式、多维度,展现民乐音乐人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 这同时也意味着保留了多样性传承、现代化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本次活动由演艺大世界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上海大世界承办,十三月文化、长江三角洲江南丝竹保护传承联盟联合承办。

程序

责任编辑:程娱

校对:张亮亮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