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大师的外卖店员“反击”:“我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新闻数据2023-01-11 13:29:5851data

9月中旬,几成最忙的一节?时间 他白天接受了采访,回答了网友的问题,晚上直播,白天抽空送外卖。 9月21日晚8点多,接到《澎湃新闻》几成的联系时,他正好接到广播,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面。 他说,自己本来吃饭就慢,最近时间太紧张了,其他事情占用时间比外卖的时间还多,当天他只发了三张外卖。

何成的学生时代像一个感人的故事,从河南信阳的农村考试学到北京科技大学英语教育专业,三年后通过专升本考试,升入北京联合大学读英语文学专业,随后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专业的研究生。

谈话大师的外卖店员“反击”:“我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在北京学习时间,何成说自己不喝酒、不抽烟、不玩游戏,一个人进图书馆、自习室,看了几百部电影,喜欢莫言和阎连科的小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2019年毕业后,他没有找他认为高学历、待遇优厚的工作。 他做培训机构的老师,做流水线工人,面试房地产销售、保险销售,现在在重庆做外卖。

他表示自己不想成为“精益求精的利己主义者”,为了追求稳定,他选择了一份内心难以接受的工作。 另一方面,他至今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我不认为读书后能找到特别好的工作,变得富裕。”对记者说,何成“从来没有想过用知识改变命运”。 他喜欢外卖员这份工作的掌控感,随时可以下单,随时可以离线工作。 他还说,选择外卖的背后,“有点被动”。 在那之前,他有四个月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面对网友对他职业选择的质疑和惋惜,何成回应称,自己从来没有把找工作和学历联系起来,“我可以接受自己是高学历、特别平凡的人”。

自2022年8月7日正式接受订单以来,他最多每天发送41张外卖。 据平台月统计,他8月份收入3353.5元。

几成8月的收入统计。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回答者所用图

8月19日,几成外卖最多的一天,发了41票。

被媒体曝光后,何成经常在微博、嘀嘀打车等平台上回复网友提问,更新外卖日常,目前他的直播间每天有近百人观看。 这引起了网友的新疑问,他认为这是“炒作”,引起了关注。

9月21日,他向《澎湃新闻》记者解释直播的理由时表示,每个人都有交流的需求和欲望,但自己与生活中的人沟通不畅,直播期间相当于沟通的出路。 同时,回答了网友的疑问:“我觉得我能为别人的烦恼做点什么,找到了价值观。”

【以下为他的自述】

“总是在适应新的环境”

我老家在河南信阳农村,小时候父母在家务农。 很多亲戚没有在家里种田。 我们家包了小麦、水稻和花生种了。 我以前在家里养猪。 因为住在淮河支流的边缘,所以父亲经常捕鱼,改善了生活。 我们家在村里条件中等,没有向别人借过钱。 我有四个孩子,我是第三个,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弟弟。

何成出生的老屋。

小学六年级前,我在村子里学习,得了班上的第一名。 但是到了第一名,我没那么幸福,也不渴望争第一名。 可能和父亲的教育方式有关。 他没有任何反应,不夸奖我,所以总是怕我翘起尾巴。

虽然父亲不在家,但他也会关心我。 我记得有一个冬天,我和弟弟出汗了。 父亲烧水,做了一个大铃铛,呼吁弟弟和猪圈的混凝土地面洗澡。 他从来没有给我们洗过澡。 那个时候,给我们洒了洗涤剂揉了澡。 我全身火辣辣地痛,那时我印象很深。

和何成(后排左一)家人合影。

六年级刚开始,有一天放学,爸爸突然对我和弟弟说明天不用去学校。 第二天,带着我们在街上剪了头,开车40多公里去了郡里的爷爷家。 爷爷以前是乡镇财政所的会计,退休后在县里买房,问爸爸要不要把孩子送到县里读书。

爷爷奶奶相当于陌生人,爷爷以前工作的地方离老家100公里,一年见不到几次面。 我没有离开过故乡。 和弟弟转学到县城后,妈妈去洗浴中心打工,爸爸回家务农。 因为当时我的两个姐姐还在乡镇上初中一年级。

转学后,我的成绩下降了。 另一方面,变成了新的环境。 村里小的时候,我擅长数学,转学后一开始不听老师讲课,可以自学。 但是,渐渐地又听了,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方法了。 所以,到了高中,数学科目完全横了,数学高考满分150分,我才得了59分。

另一方面,我不认识爷爷奶奶,住在他们家会觉得很压抑。 爷爷奶奶家规矩多,吃饭不准聊天,碗里不剩饭,牙膏塞得不多,刷牙时不准浇水……有时候奶奶没完没了地唠叨个没完,奶奶一个劲儿地说。

何成(后排左三)小学六年级学生转学到了郡里。

郡里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英语很差。 因为村子里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没有学过英语。 如果不是初一的小事,我可能学不到英语专业,考不上研究生。

当时,第一次听写单词,抄的内容有五种颜色,我怎么背也记不住。 留下来参加补考的时候,把照片藏在了袖子里。

我看到了英语老师。 她走过来轻轻地抽出小纸条,什么也没说。 从那以后,我没有作弊,而是努力记住了单词。 我家经常讲规则,所以知道作弊是错误的,第一次被发现,催促我今后彻底放弃。 我的同桌在教育机构学过音标单词。 他告诉了我这个方法。 在那之后,一点点积累,英语成了我的优势。

初中毕业,我考上进入了儿子县的老牌高中,五叔在江户川县发展,说那边的教育资源更好,爷爷奶奶也在江户川县买了房子,我不得不再次转学

高中的时候,我没想到自己能上考上大学。 我没想那么远。 那时,我也有理想,想长大后当音乐老师。 因为歌唱得很好。 高中有艺术系的班级。高二的时候,我想换班当艺术特长生。 但是,班主任知道后给父亲打电话,父亲说:“为什么能学习这个呢? 学这个没有前途。 ”

高一分结束文理,我选择了文科。 我物理考试不及格,不能学习理科。 另外,我的史地政基础还可以。 中学的很多人认为历史是副科。 如果老师的管理不严,就不学习。 但是,我不会想那么功利地学习什么。 如果有兴趣的话,我想多学习一些。

2011年高考,我考了450分左右,比当时的河南省本科线460分相差近10分。 我们学校430分以上免费重读。 我决定回去重读。 当时复学的同学很多,我们班只有一个人。考上一本,考上二本,三本一共20多本。 但是三本的学费很贵,有的同学到了考上还选择复读。

但是,我回到学校重新开始了两个星期的学习,但一直没有进入学习状态。 再试试结果可能哪儿也不会去。 例如,数学考试中对其他同学来说算不上难点的问题,就会卡在我身上。 8月23日,大专录取通知书到了,第二天,我去了北京科技大学延庆分校英语教育(幼儿教育)专业报道。

“选择了‘离群’的生活。”

刚来北京学习的时候,心里一定有点自卑,感到迷茫。 但是,这种心情我已经很了解了。 我五年级转学到了县城。 同学穿的衣服更鲜艳,皮肤更白,文具盒里有各种各样的钢笔,有零花钱买点心。 学校门口有很多小店,但乡下学校门口什么都没有。

何成从县城骑自行车回老家,一共15公里。

不同的是,到了北京有点紧迫感。 我的家人从来不缺钱,但我能感觉到没那么富裕,所以我很重视钱。 父母每学期开学付给我一万元,六千元的学费,剩下的是我第一学期的生活费,但我每月用不了一千元。

在研究生毕业之前,我没有买过几件衣服。 平时吃学校食堂,但我选便宜的。 后来学校食堂的姐姐认识了我,我还没点,姐姐就说:“你还要再点泡菜吗? ”我问。 我偶尔也点麻辣肉丝,但我可能要三次泡菜或其他素菜才能点肉。

其实食堂有窗口做饭、炒菜两种选择,但是窗口做饭要排起长队,结束得很快,所以我每次都去点炒菜。 只有一个菜和饭。 我不想聚在一起吃饭的另一个原因是,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吃饭。 我总是一个人,做什么都单独行动。

单独行动的习惯已经很多年了。 我五六岁的时候,和几十个孩子在村子里跑来跑去。 如果被父亲看到了,他会在远处大声说,不能和那些坏孩子玩。时间长大了,其他孩子觉得我爸爸不喜欢他们,就慢慢地离开了我。

短期大学的时候,我们的卧室有8个人,6个人是北京人,还有一个老家也在河南。 他们基本上周末回家,河南老乡到了周末还要去找他在北京工作的表哥,所以宿舍里有时只有我一个人。 北京的室友很健谈,我们也很开心,但真的很难打成一片。

我选择英语教育专业是因为我喜欢英语,但是我们的专业主要是男保育员毕业的。 我们班四十多人,总共只有两个男生。

我不能说我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我认为保育员是一个对专业性有要求的职业,有必要把工作做细。 这项工作推荐给我的,一方面是社会上对男保育员的偏见,几个同样专业的男性聚在一起也会叹息。 论坛、知乎、人人网上搜索一下,都有人觉得男保育员很亲昵,找对象都想不到。 另一方面,专升本,我希望你暂时不要考虑就业。

我们的专业专升本的比例不高。 因为很多是北京的学生,所以他们学习这个专业实用性很强,可以当老师,有明确的职业规划。

但是,我不甘心只是个大专生。 而且,学校的老师非常喜欢我,我觉得我在英语方面很强。 老师对我说:“你不读(本科 )就不划算了。 你必须考)本科 )。 ”。

2014年,我通过了专升本考试,在北京联合大学读了英语文学专业。

上大专的时候,我平时去图书馆,在自习室学习,选择了离群索居。

我认为在精神方面、思想方面比其他同学高。 我读了很多书,喜欢莫言初期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 这是一部以乡村为背景的小说,我小时候在乡下长大。 说明可以产生共鸣,但自己不能说明。 以前爷爷的单位订报纸和《民间故事》杂志,到了高中,学校门口摆着书店,每个都有小门帘,姐姐骑电动车来学校门口卖书,我们上学路过的时候,看一会儿

上了大学,我既不喝酒,也不抽烟,也不喜欢玩游戏。 但是我看几百部电影,美国、印度、韩国的都看。 我觉得电影可以陷入某种思考。 虽然内容不真实,但会激发想象力。 例如,当我饿的时候,当我被人欺负的时候,当我躺着动弹不得的时候,我想象着有一个爱我的漂亮姑娘,有我的孩子,我的家人在等我,还能开心幸福地笑,想象力很重要。

别人可能看起来很孤独,但我有自己的小确幸,小喜。

短大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地方都不好,我觉得可能只是某个数学学科不好。 在短期大学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学习,但本科也有很多人。

大学时代的何成(右)和弟弟。

我决定考研。本科毕业就有考研的资格,既然有这个机会,我想为什么不参加考试。 要不要试试? 学校的老师是硕士、博士。 他们讲述当年自己考研的经历。 我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我当时(报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专业,民间文学方向。 一方面,我学了多年英语,但我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保持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很多人本科学了四年的中文、哲学。 我拿什么和人竞争? 这个专业的竞争压力很小。

但是,研究生三年来,感觉自己没有进入状态。 例如,我读过一些研究领域的学术巨头咖啡的著作,但那些书还没有完全读完。 导师认为我更诚实,但学术能力不行。 学术论文写作有很多条条框框,需要符合论文写作规范,但我不喜欢被条框框,不喜欢“戴着手铐跳舞”,所以本科论文、硕士论文的写作过程很难。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教学楼。

而且我拖延得很厉害,如果一件事还没结束,下一件事可能就不会开始了。 例如,假设你想写完毕业论文,拿到毕业证书,然后去找工作。 但是身边的同学有的在考GRE,准备出国留学,有的在考公务员,我守着毕业论文这个摊子。

我是我们家学历最高的,弟弟读了《二本》。 姐姐和姐姐都没有初中毕业,所以辍学了。 当时乡镇中学离村十多里,住学校没有家长监督,很多人不学习了。 我考上研究生后,父母一定会对我的未来更加期待。

但是,2019年研究生毕业后,我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也没有计划,回家呆了两个月。 也受到了家人的催促。 特别是妈妈是个很容易不安的人,很有紧迫感。 她常说,人结婚了,工作也稳定了,孩子也几岁了。 “你们(指何成和弟弟)两个棒子怎么办? ”

但是,我可能特别不容易感到不安。 我对她说了。 如果我每月能赚8千美元,你现在可能不不安,一两年后,又催我结婚,结婚,再生,我的孩子在哪里上幼儿园,怎么处理婆媳关系……不安的事情更多找工作是我自己的事,你可以比他们更担心吗?

从培训机构到工厂

上大学的时候,我读过钱理群的书。 钱学森问,为什么中国不能培养优秀人才? 钱理群说,中国的大学正在培养精益求精的利己主义者。

我不想成为一个精干的利己主义者,很多人可能会为了寻求稳定,而被纳入体制。 我想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我没想到知识会改变命运。 我不认为读了书就能找到特别好的工作,变得富裕。 读书只是改变了你的大脑,所以改变命运的是你自己,是你的行动。

2019年11月,我在信阳找到工作,在一家培训机构做英语老师,每月收入三千元左右。 其实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投了几份简历。 这个机构录取是我。 到了2020年1月新年假期的时候,赶上了新冠灾祸,公司害怕影响再就业,所以请所有的老师在初七到公司上网络课。 我害怕被困在公司里,辞职了,在老家呆了几个月。

7月,我去上海应聘过房地产销售,第一次面试结束后我就逃跑了。 因为第二次是集体面试,所以好像要进行团队活动。 我觉得那种口吐鸡血的气氛,不适合我。 我也在招聘网站上找过要求研究生学历的工作,大多是大数据分析、电脑编程,并不是有研究生学位就一定容易找工作。

到了8月,我又进了英语培训机构,一直工作到明年3月退休。 我在做一对一的英语老师,主要教小学英语。

第二份工作辞职的爆炸点之一是,新冠灾祸前在上海做外贸的女同事来了一家机构。 她会当众讲自己教的班的成绩有多好。 老师教得好不好与学历高低无关。 她的态度好像在告诉我,你有学历,但你没有能力,交往很辛苦。

另一个原因是我的课确实很差,和孩子的父母沟通也不顺畅。 因为教育机构希望能赚更多的钱,让更多的孩子继续上课,所以沟通有让父母焦虑的途径。 但是,我只关心教育。 我来这里给学生上课了。 能不能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 如果他不喜欢学习,想退款的话,随时都可以退款。 我觉得孩子到了培训机构非常淘气,他们在学校里比较压抑。

辞职后,我在家休息了几个月。 不是说在家休息了几个月,而是我继续在网上、报纸上、招聘APP上看,翻了。 但是,我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不知道该找什么样的工作。

有几家知名的网络公司在信阳有业务,亲戚建议我做英语支持。 事先知道,我想偷偷溜进他们的办公楼,观察他们的工作环境。 一个人在一个小站台上,面对电脑,背对背坐着,打电话必须戴上耳机。 我觉得那个环境狭窄不自由。 我也不喜欢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喜欢经常在外面跑步。

2021年8月,我在家将近5个月。 父亲买了很多健康食品。 知道他被骗了,退货后,几天后他又订购了同样的产品。 前后辛苦了半个月,我精神崩溃了。 正好有一天,我又吃了酸饭,吐了泻,在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刺激下,我想我得换个环境,进入工作状态。

那天,我用微信联系了长沙工厂的招聘人员,买了票去长沙。

去工厂当工人,我没有失落感。 我只是做了件合适的事,体验不到这样的经历,所以最终我在家里呆了那么久。

那家工厂生产手机的外置玻璃。 我的工作是把玻璃固定在数控机床上,机器自动切割玻璃,好了之后取下玻璃。 但是这项工作人一直往返,每天需要走12个小时。 工厂24小时运转。 两班倒,一个月上白班,一个月上夜班,平均每月收入5500元。

工厂里大多数人只有小学、初中学历,休息时喜欢喝酒、抽烟、涂短视频、玩游戏。 但是宿舍对我来说是睡觉的地方,宿舍里有人抽烟会影响我。 我多次和他商量,但都没有用。 之后就不说了。 因为没有必要改变别人。

何成在长沙打工时的工厂小区。

工厂的工作很无聊,但我不会无聊。 因为想象力丰富,我总是自己开小差,脑子里想很多有趣的事情。 上班时上厕所、吃饭、睡觉时间有规定,但这些只是压抑了我的肉体,并没有压抑我的精神。 在办公室工作,可能会有人在精神上压迫你,说坏话,但有很多事情让你心碎。

我一直很乐观。 我记得高中老师说苏轼的诗,说他是个乐观豁达的人。 谈及李白时,他说他的人生态度积极,对我很有启发。

工厂满一个月工作后开始交强险,满三个月工作成为正式员工后,可以申请缴存公积金。 但是,我没有申请。 因为我知道自己做不了很久。

今年4月,我从工厂辞职,昼夜不停地逆转,身体很勉强。

走着送外卖的“怪人”

从工厂退休,我在家睡了一夜,去了重庆。 2017年,研究生做田野调查时,我去过重庆。 那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给人一种天然的感觉。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我很开心。 这是对我拖延的事情的反击。 拖延又不好,又痛苦,得当机立断赶紧走。

我住在重庆江北区,租房的时候,在平台推荐的房间里选了便宜的。 我住的这所房子有六个房间。 我租的是最小的房间,不到8平方米,房间朝北。 我没想到能在重庆呆这么久,也许是租了一间房。 这个沉没成本把我困住了。

在注册外卖员之前的四个月里,我试着找了很多工作。 我面试过一家销售减肥产品的公司,招聘岗位是通过电子商务运营的,但实际工作是电话销售。 我面试过保险公司,对方对我有毕业证书吗? 另外,我是高学历人才,所以说可以参加公司的优秀人才,需要100元的培训费。 我知道在任何情况下找工作都没有先付钱。 我也考虑过当英语老师,但我把分数看得不太重。 上课也没说能记住这个得多少分。 我觉得能学到东西。

4个月没有工作,我也没有到缺钱的地步。 我的忧患意识很强,花钱一直很节约,不会贷款或借钱消费。

所以以前媒体采访我的时候,我说打外卖员是自己自主选择的。 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也有一点被动。 我四个月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打外卖员也是一种尝试。

而且在重庆,没人认识我。 但是在老家,还是有熟人的,所以要在意别人的眼光。

很多人觉得我可能手里没钱,买不起电动车,就走着送外卖。 实际上可以买到,也有生活费,但是因为没有决定长期打外卖员,所以就算买或者租电动汽车,感觉也没有成本。 一辆新电动车五六千元,二手能跑100km/h的也就两三千元。 每月600元的租车费,如果车被刮了,还会再扣除一部分费用。 骑共享自行车的话,重庆那边有很多坡,骑自行车比走路还累。

我不坐电动车,所以不买外卖盒。 外卖服是在淘宝上花24元买的。

在网站群里,我是唯一一个步行送饭的人,看起来应该很古怪。 但是,外卖员主要靠体力吃饭。 大多数人看了群里的新闻,顾不上我是谁。

为什么在送外卖?

另外,我最喜欢这项工作的是有控制感。 我是众包骑手,在配送APP上自己抢订单,系统也派单,但我不喜欢系统派单,规划路线。 所以我看到距离近、容易配送的订单就抢,抢完就下线。 下线后,系统不会给我派单。 我不会打扰你的。

但是,大多数骑手不会用像我这样的方法下单。 因为系统会提示下划线会影响骑手等。 一张配送费只有5元,但也不用担心会受到影响。

送外卖的时候,客人说不客气的话,提出奇怪的要求的时候一定会遇到。 比如有人希望你敲门,也有人不想; 有人希望你打电话,也有人不希望你打电话; 有人想要我给他放入口,有人不喜欢放入口。 看到这份工作可能更难受,但我和客户没有很多正面的交流,这种感觉很快就过去了。

但是有个商家,如果我第一次去他的店里,没有那么积极地和他沟通,我觉得他不尊重他,下次去接他家的饭,可能会故意耽误一点。 我还有点不舒服。 有一次我跟客户说。 我在他家店里等了整整二十分钟,白天烧烤店也没有人。 我觉得你可以向他投诉,客户觉得很奇怪。

8月初,我发表了在媒体平台上打外卖员的经历,还没有几个人关注过。 到了9月中旬,媒体采访了我,大家开始关注。

何成在社交平台上回答了网友的提问。

有人问我,你有梦想吗? 有目标吗? 我有。 但是,他对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 现在还不能回答。 我觉得很多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虚无缥缈的,有点不现实。

也有人认为我这么做是行为艺术。 确实,可以理解为,唤醒人们以行动艺术的方式回击社会上的职业偏见,打破某些职业偏见。 但是,这个解读在受到大家的关注之后,慢慢总结了下来。

我听认识好几年的同学说,是炒菜吗? 可悲的是,我只是在网上发布自己的生活动态,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和讨论。

我看了网友的评论,意识到很多人都有精神上的需求。 例如,他很不安,我是一个很难不安的人。 例如,他自尊心低,我就非常自信。 我觉得这是从自己能设法解决别人的烦恼、别人不会那么不安、对自己有自信、不那么有偏见中发现的价值感。

我姐夫记得以前问过我,你看了这么多年书,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是不是心情很低落?

但我从来没有把找工作和学历联系起来。 我可以接受自己是高学历非常平凡的人。

我多年来没有任何计划,计划跟不上变化,对未来还没有考虑。

主编:秦红图文编辑:杨蓉问题图源:《澎湃新闻》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记者刘昱秀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