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感谢他们在临安泥石流中“幸存”下来。

新闻数据2023-01-13 10:06:5951data

来源:浙江省24小时

浙江省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张苗通讯员王瑾胡枭峰

他想感谢他们在临安泥石流中“幸存”下来。

这个周末,整个浙江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的台风“利奇马”。 8月10日,临安突然发生山洪,造成人员伤亡。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区,刚做完手术的李老师(化名)作为体验者讲述了他“逃离死亡”的故事。

杭州的李老师今年59岁,是摄影爱好者,平时总是约几个朋友去各地采风拍照。 上周,李老师和朋友、亲友15人驱车来到临安龙岗镇采风,入住当地民宿。

8月10日,受台风影响,龙岗镇持续大雨。 李老师和其他三个朋友在一楼喝茶打牌,剩下的在二楼休息了……“下午3点多的样子,我们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 这声音和雷声还不一样,很有气势,感觉钱江潮来了,”李老师说,“我还以为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

突然,坐在他对面,对着窗户的朋友喊道:“快跑。” 来不及反应,大家拔腿就跑。 原来,这位朋友看到了从窗户滚下来的石头迎面而来。 李老师跟着朋友跑到大门外,向不远处地势较高的平台跑去。 “这个民宿边上有一所老房子。 我刚跑的时候,泥石流应该推翻了老房子,但是强大的气流推着我,我所有人都倒在了水坑里。 ”李老师说,同行的朋友赶紧把他拉上来,到了高地才脱离危险。

这次,李老师一行人住的民宿是海拔800多米的山,民宿一侧是溪流。 李老师说,泥石流应该是从民宿后面更高的山顶沿着溪流降下的。 幸运的是,民宿后面有一座小山丘,做了点缓冲,房子的质量也“太硬”。 泥石流只是掩埋了整个一楼,在二楼休息的朋友们没有受重伤。 当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昏厥过去的时候,李老师才发现,自己的手掌心里一直在流血,怎么也止不住,最后只能脱下上衣暂时包扎。

慌忙赶来的民宿大户赶紧带着大家到附近未受影响的村民家清洗,李老师才发现自己的膝盖也疼得走不动。 队伍中一位略懂急救知识的朋友,曾向村民借土烧酒给李老师清洗消毒,其他几位朋友纷纷拿出手机寻求救援。 一开始有断断续续的信号,但到了晚上,信号完全消失,无法与外部有效联系。

“这可以说是人生中最无力的时刻,”李老师后来恐惧地说。 “停电、断水、无信号、道路中断,真的是‘不能每天都叫它纯粹’。 直到第二天( 8月11日)清晨,大家才成功与外界取得联系,当天上午10点多,临安当地救援队找到了他们。 “救援队我这次第一个感谢你。 因为我走不动,八九个救援队员走在小路上用担架把我抬起来。 我体重160公斤,他们走的路还很陡很滑,真的很感谢他们。 ”一个多小时后,顺利抵达山脚,李老师立即被救护车送往昌化县人民医院,经消毒绷带处理后,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被送往浙大一院进一步治疗。

11日晚7时多,李老师被送往浙大一院急诊科,检查后,骨科(手外专科组)值班医生石海飞副主任医师被告知要去会诊。

“看到他的时候,大家还很冷静,一直用左手握着自己的右手。 ”石海飞说,经检查,李老师右手中指有严重挫伤裂伤,伤口约3厘米左右,中指神经断裂。 “他什么也感觉不到,因为我碰了他的手指。 神经受伤了,必须尽快手术缝合。 ”此外,石海飞还发现李老师的左膝盖贴了纱布,李老师强调膝盖没问题,可以不用检查,但为了安全起见,在石海飞的强烈要求下,他完成了检查。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11日深夜11点多,李老师手术正式开始,进行清创消毒后,石海飞用显微镜对断裂的指神经进行显微缝合,然后缝合皮肤,用石膏固定整只手,预防再次发生意外断裂。

解决了手的问题,石海飞转战膝盖的问题。 李老师的左膝只有1厘米左右的小伤,看起来没有大碍,但石海飞用镊子探查后,他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李老师左膝已脱套,皮肤和皮肤下层已分离,膝盖内有10厘米左右血肿,如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引起皮肤坏死和感染。 通过清创、血肿清理、缝合、压迫包扎等过程,李老师手术于凌晨1点多顺利完成。

“浙大一院的医生,我要感谢的是第二个。 我以为我的膝盖没问题,但我完全不在意。 不管在哪里知道都这么严重。 如果没有医生强烈的责任感,后果不堪设想。 ”躺在床上的李老师一边说一边向医生竖起了大拇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