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里文气”!十年涵养,合肥韵味更出众!

艺考动态2022-12-14 17:18:00艺考之家

时间是最客观的见证人。过去的十年是合肥文化旅游大繁荣大发展的十年。3354公共服务打造新高地。合肥中心图书馆、合肥博物馆、合肥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新的文化地标相继规划建设;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纪念馆、合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一批地标文化设施百花齐放;“大湖城,阅读合肥”全民阅读、新年音乐会“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千家万户、春节文化庙会等特色文化活动遍地开花。3354文旅活动搭建新平台。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一带一路”国际舞蹈大会等。一批国际性、全国性的文化活动,不仅引领合肥文化的整体品牌和理念,也提升了基层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3354件精品创作取得新突破。《立夏》 《庐剧经典唱段交响音乐会》 《经典巢湖民歌交响音乐会》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主会场演出,鲁戏《十八相送》参加上海中秋戏曲晚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团拜会。原创古装鲁剧《三孝口》作为长三角科技走廊九市首届民营剧团优秀剧目交流开幕式唯一剧目在上海松江区成功演出。十年来,合肥的文艺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渡江战役纪念馆。全媒体记者张大刚摄一座从小到大树立公共文化设施新标杆的城市,从它的“颜值”开始。近日,备受瞩目的合肥中心图书馆项目传来好消息。“按照计划,整个工程预计今年年底正式完工。”据项目建设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项目主体结构及3层室外广场铺装已完成,正在进行室外管网、幕墙及室内装修的收尾工作。该项目位于市行政区翡翠路与祁门路交叉口东北角,总建筑面积65790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阅读空间、智慧书库、童话半岛、会展中心、市民驿站、文旅长廊六大板块。据了解,合肥市中心图书馆总藏书量450万册(其中智慧书库350万册,开架书库100万册),阅读座位3000个(其中阅读空间2400个座位,城市记忆博物馆600个座位);预计每年接待读者400万人次(日均1万人次);读者借书、订书、网上借书,每年在城市阅读空间分发图书400万册;组织开展阅读文化活动(活动、讲座、展览、培训、演出等。)在2000次(5.5次/天)。合肥中央图书馆工程效果图。爱成为合肥的标签,全民阅读活动成为国家文化品牌。我市多次荣登亚马逊中国发布的“最喜爱的阅读城市”榜单榜首,荣获“中国十大数字阅读城市”称号。合肥人越来越重视读书,对读书场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我市计划年内建成100个全民阅读单元工程(阅读点),2024年建成500个全民阅读单元工程(阅读点)。以110个城市现有阅读空间为龙头,将阅读服务从群众家门口延伸到身边,建立覆盖全市的“十分钟阅读圈”。在庐阳区街的岳自习室,志愿者们正在和小读者们一起读书。除了阅读场所,十年来,我市还建设了一批公共文化设施,不断丰富市民文化生活,打造文化服务新标杆。开通了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合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刘铭传故居等。一批地标文化设施

2021年,合肥11个文化馆举办展览133场,是2012年的1.5倍;举办培训班1358期,是2012年的9.6倍;公共图书馆9个,总藏书量833.02万册,是2012年的两倍;阅览室面积2.37万平方米,是2012年的2.1倍。全市160个公共文化场馆全部免费开放,6个县(市)图书馆进入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行列,全国保护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不断增加。巢湖图书馆。全媒体记者何希斌从里到外拍了一张照片。美丽的合肥鲜花遍地盛开,有一种城市的气质。9月16日晚,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典礼暨“欢庆二十说唱新时代”宿迁牡丹颂3354惠民演出在江苏省宿迁市举行。合肥演艺集团原创曲艺小品《社区故事》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是安徽省唯一获奖作品。除了曲艺小品《社区故事》获得节目奖,相声《让子弹飞》获得文学奖提名。据了解,自2010年以来,合肥市曲艺团已连续七届获奖,获得五项节目奖和两项文学奖。055-79000性能剧照。十年来,我市精品创作不断突破。创作了反映合肥“五大发展”新成就的新歌《社区故事》 《走进科学岛》等14首,以及《创新之都》曲艺风光故事集《书香家园》、大型原创舞剧《养人的地方》等多部优秀作品。原创小品《七十二家创客》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曲艺小品《立夏》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曲艺小品《等爱回家》获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原创舞蹈《家和月圆》获第十一届中国舞蹈现代舞荷花奖,歌剧《社区故事》获第三十一届田汉戏剧奖二等奖。电影《命运》等6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合肥市文联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建党一百周年、党代会等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合肥的这十年”等重大主题,精心开展了一系列文艺实践活动,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下足了功夫。精心策划组织了“梦想小康书法艺术摄影展”、“梦想小康”主题文艺汇演、“合肥市文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民间文学作品展”、“第三届优秀艺术家素描创作学术邀请展”、“合肥市第一党支部3354大型主题创作的故事”等80余项主题文艺活动。鲁《鱼水情深》演出现场。全媒体记者宋摄近十年来,我市群众文化活动有了很大提升。全民阅读、新年音乐会、幸福家园社区广场文化周、全国文化活动季、温爽广场交响音乐会、戏曲进校园、优秀私塾团巡演、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春节文化庙会、免费来合福过年等。010《广场》交响音乐会已举办影视金曲、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经典歌曲、鲁剧经典唱段、经典巢湖民歌、《全面小康》经典歌曲等五批。全市巡演超过30场,现场观众超过15万,线上观众超过800万。十年来,合肥的文艺品牌持续出名。开展“全国著名文艺家看合肥”活动。2012年以来,先后组织六批百余名著名文艺家来合肥征集作品;精心打造“3354名家大湖讲堂”,已连续举办84届,直接听众近6万人。荣获“安徽省十大全民阅读推广活动”,被省委宣传部推荐为优秀全民阅读项目;组织文学艺术志愿者

“文里文气”!十年涵养,合肥韵味更出众!

十年来,合肥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我市先后举办了中国曲艺牡丹奖合肥赛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合肥分会场、“一带一路”国际舞蹈大会等国际性、全国性文化活动。一批,既提升了合肥文化的整体水平和对外影响力,又提升了基层文化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温爽广场”交响音乐会现场。全媒体记者宋通过广交朋友、相互学习,让这座城市变得更加开放。我市创作的一批作品登陆上海大舞台,成功举办长江中游第七届商会文艺晚会,发挥文化在区域合作中的引领作用。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26个城市进行旅游推广。线上线下推广合肥文化旅游,打造“美丽合肥,为民之城”旅游品牌新形象。贺文旅游业从分散发展到整合发展,相互促进加速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品味已经生根发芽。近年来,合肥相继出台了《忠爱无言》 《等不到今生等来世》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政策,为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合肥文化产业从小到大,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内旅游接待人数从2012年的5360万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46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2012年的444.63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036.43亿元。今年中秋和国庆假期,合肥一度赶往热门城市周边游。连云奥国家一级B&B。全媒体资深记者赵摄。202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523.44亿元,比2012年净增276.78亿元,年均增长9.9%。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23%,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0.8和1.01个百分点。截至2021年底,全市文化产业法人单位3万余家,占全省1/3,其中规范文化企业493家,营业收入1287.43亿元,平均营业收入2.61亿元,成为全省首个文化产业收入超千亿元的城市。目前,合肥已被确立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和首批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三河古镇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半汤温泉养生度假村获批国家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3个国家夜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1个国家旅游休闲街区、3个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1个国家一流旅游民宿。晨雾中的三河古镇。孙有文摄2012年,以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智能语音为核心的合肥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成为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合肥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国家文化输出基地成功申报。目前,全市共有8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3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立了全省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合肥)园区。包河街、新站街、包河柴河1972、瑶海长江180等。一批特色文化街区(园区)形成品牌效应。近年来,合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网上服务提质增效。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印刷、网吧、网络文化、演出、娱乐、出版物、艺术品、旅游等市场监管。探索在文化旅游市场设立志愿监督员,加强广播电视和网络传输监管,保障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入选司法部全国宣传先进集体名单,为文化旅游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新环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