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列车(舞蹈生艺考)

艺考动态2022-12-14 22:41:39艺考之家

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火爆,艺考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20年全国艺术报考人数达117万人,较2019年大幅增长13万人。在此背景下,不仅考生备考、应试负担加重,高校考试标准压力也很大,指导培训“松软”管理、无序违规等问题频发。为此教育部前几天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4年,我国将改革高校艺术专业考试招生制度和艺术人才选拔评价制度。从舆论的反映来看,很多人关注的是文化课的成绩占比。有观点认为,文化课比例的提高会抑制艺术热情,对潜在的艺术考生形成威慑;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增加文化课的比重会削弱艺术的专业水平,事实上,从2015年开始,艺考文化课在艺考录取中的比重就一直在增加。很多艺术院校在招生中明确强调了文化课与艺术类专业的比例。比如上海戏剧学院,早就要求文化成绩要达到一本,而部分单科成绩不能低于105 (150分制)。中央戏剧学院也是如此,戏剧影视文学录取最低比例达到1.09,高考文化课分数与一本线分数比例由高到低录取。同时要求语文和英语成绩达到科目满分的70%。也就是说,艺考改革在文化课的规定上,并不是从零开始的。其实是对既定事实的确认。艺术考生应该对文化课比重的增加有心理预期。

从社会宏观来看,艺考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遏制“校考虚繁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艺术人才需求的激烈,许多高校竞相开设学费标准相对较高、办学门槛较低的艺术专业,甚至盲目扩大艺术专业的规模招生。比如全国组织校招的高校有300多所,而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全国人数招生。但由于办学定位不明确,招生的规模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部分艺术生面临“冒险岛”的窘境,从而影响了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在这一轮改革中,扩大范围、提高省统考水平和质量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艺校考试的“虚火”,使艺考回归正常轨道。从微观上看,艺考改革堵住了不切实际的“艺考捷径梦”。过去由于艺考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专业实践,且对文化成绩的要求始终低于普通专业考生,部分考生和家长产生了艺考招生“重专业轻文化”的错误观念,将其视为进入更好大学学习的捷径。艺术类考生对文化课的成绩要求相对较低,是他们在专业训练上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的结果,不应该成为他们选择艺考这条路的理由。如果因果颠倒,就不是教育公平的初衷。此次改革将艺术类专业明确分类为录取,特别是对一些不需要考试的专业,直接根据高考文化课成绩择优录取录取,从而摒弃“艺考捷径”、“速成明星梦”的浮躁心理,让艺术教育更加公平扎实。从我国艺考的发展来看,从艺术生的就业和市场需求来看,这次艺考改革不仅不会给考生带来障碍,反而会使艺考回归德才兼备的人才培养之路,为真正有才华的少年保驾护航

轨道列车(舞蹈生艺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