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艺考生后期学习文化很吃力?

艺考动态2022-12-15 20:22:30艺考之家

先来区分三种不同情况的学生。

欢迎编辑扫描昂扬艺考生文化课第一类学生。他们真的很喜欢艺术媒体或者舞曲。他们是真的喜欢,是对它感兴趣,有某一方面的童年熏陶和天赋。他们选择走艺考这条路,不仅仅是为了一所大学,更是一种坚持。这类学生文化成绩还不错,能拿五六成的大有人在。当然比例不高,不到20%。这类学生学打招呼没问题。为了实现诗词书法的梦想,没什么。努力考上大学。第二类学生,只为了上大学而学艺术,最初选择高一高二。他们被入校的各种艺术机构忽悠,被一些老师推荐,于是选择了某个艺术专业。他们的文化考不上本科学校,但他们也有一个梦想本科。考试本科可以考公务员,教师,可以找一份受歧视少的工作。他们的文化真的不够好,三四百分。再怎么努力也够不到本科线。艺考结束后,他们学习文化的动力比较弱,但是真的没有办法。一条腿已经跨进了大学的门槛。另一条腿无论如何都要爬进去。拖死它,拖进去。

第三类学生介于第一类和第二类之间。我向往某一种艺术,但对它了解不多,学起来很迷茫。学习呢?如果你要努力,你真的有机会上本科,甚至上一本。但是很困惑,对于本科的需求并没有那么迫切。最终他们选择了考艺考这种比较舒服的方式,但是最后发现艺考比纯文化的学生难一百倍。苦,更没意思。然后学了美术又拿了书,觉得有点可笑。人生怎么会变成一个圆,周而复始?最后经过一些心理上的调整,他们还是可以把分数拉高的。他们的动力在于如何激励。最后我想说,我从事艺术类考生文化课十几年,我知道如何激励学生,如何保持学生的动力。第一种学生需要振奋精神,不断给自己设定新的目标。第二种学生得让他们看到自己能行,有进步。要用扎实的分数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来激励他们,时刻防止他们心理崩溃。第三类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和第一类学生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差距,让他们知道自己智商不低,只是习惯不太好。坚持一个好习惯,可以突破他们走不出的怪圈。

为什么艺考生后期学习文化很吃力?

编辑在中间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140字(可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