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纳入中考了吗(2022年中考美育乐器要考哪些项目)

艺考动态2022-12-20 12:44:56艺考之家

文/范妈

近日,教育部明确,力争2022年全面实施中考美育,并逐步提高中考体育、艺术分数线。消息一出,家长们炸了:这是让孩子全面发展还是增加孩子负担?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美育。你想学什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类课程为主,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剧、影视等。

就目前学校的课程设置而言,只涉及音乐、美术、书法,而这些“辅修科目”往往被语数英语等主修科目占据。面对突然增加的美育课程,学校老师准备好了吗?

家长反对将美育纳入中考。他们反对什么?

01艺术需要天赋培养孩子的美育素养,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应该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导,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艺术相关的东西并不是人人都好,而是需要天赋。

比如音乐,有的人天生嗓子好,有的人天生五音不全;比如你想掌握一种乐器,需要长期的练习和投入,以及专业老师一对一的指导。现在的孩子学美术,声乐,钢琴等。哪个不是在校外的培养机制里?

如果孩子不感兴趣,强迫他们学习是没有效果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看到别的孩子的架子鼓表演很酷,就想让自己的孩子学,没跟孩子商量就给孩子报了名。刚开始孩子们觉得很新鲜,敲敲打打还挺有意思的。随即,朋友又买了一套架子鼓,放在家里给孩子练习。

在家里打鼓的时候,邻居们都不谈。孩子们脸皮太厚,碰不到鼓,也不想去上课。朋友花大价钱买的鼓,只好留在家里“吃灰”。

艺术相关的东西,每个人的天赋和喜好都不一样,不适合一刀切!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做艺术的!有些人的起点可能是别人的天花板!

学校没有足够的老师,软硬件也没有为现有的课程做好准备。音乐、美术等学科被边缘化很正常。一方面,文化课学习压力大,任务重;另一方面,学校老师跟不上。有的学校美术课是数学老师教的,音乐课是语文老师教的。不是数学老师和语文老师教不好美术和音乐,而是学校实在缺人手,只好让主课老师兼职了!

当主课很重或者需要补课的时候,其他辅课就只好靠边站了。有的孩子学了几个学期的音乐课,还有很多连五线谱都不认识。可能是孩子学习不努力,也可能是老师不够专业。

尤其是那些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和农村,如何实施“美育”?一刀切的模式正在制造新的不公平,尤其是对农村孩子!

即使是城市里的学校,有“美育联考”的老师也不多!如果学校没准备好,家长要不要出钱做课外辅导?这不是增加了父母和孩子的负担吗?

03当兴趣变得功利,初心偏离了轨道。有一位老人对噪音非常敏感。一群十多岁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去他家打水仗。老人很激动,但孩子们玩得很开心。终于有一天,老人坐不住了。他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能每天来玩,我就给你们一天一元钱。”听了这话,孩子们高兴极了,更加专心地玩起了水仗。第一天,他们每人得到一元钱。

过了两天,老人说一天只能给他们五毛钱。孩子们很不高兴,勉强接受,但玩的兴趣并不浓厚。又过了一个星期左右,老人对孩子们说,现在他们入不敷出,每天只能给他们一毛钱。“一毛钱太少,所以我们不做。我们走吧!疯老头……”孩子们说

起初,儿童剧是发自内心的,是童趣的演绎。当玩乐与金钱挂钩,它就变得功利,快乐和童趣随着金钱的减少而逐渐消失。

体育中考也是如此。最初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的运动量,增强体质。然而,当体育成绩的权重与日俱增,与孩子的升学息息相关时,家长们怎么能不焦虑呢?通常,体育课是被边缘化的。一到考试,孩子一下子就训练好了。都是提高体能不行,应付不了中考。

04

孩子们通常睡眠不足。请还给他们时间。

张文泓博士曾经说过,小学生每天应该睡10个小时,初中生应该睡9个小时,高中生应该睡8个小时。但是,按照现在的教育模式,大部分孩子都是睡眠不足的。

我曾经贴过一个微头条建议睡觉时间如下:1-3年级8:30-21:004-6年级21:00-21:30初中21:30-10:00高中10:00-10:30。

根据张文泓博士的建议,这个时间表时间是相当合理的,但是参与讨论的家长基本上都认为不合理,因为他们的孩子根本做不到。

有的孩子要写到晚上12点甚至更晚,有的要到1-2点才能睡觉。父母看着心疼,却没有办法帮孩子改变。因为孩子要学的东西太多,每节课都有很多作业。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学习效率低或者家长要求过高的原因。一般来说,孩子们睡眠不足。

我觉得学习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话剧、影视等美育课程,只是为了陶冶孩子的情操,缓解学习的压力,是一件好事。学习完语数等主干课程后换个思路放松一下也不错。但是,如果把他们纳入中考,压力一下子就来了,因为不复习备考,就过不了,就拿不到相应的分数!

时间就这些。孩子本身睡眠不足。美育入学考试加了之后,还有几个孩子时间睡觉?

他们真的累了!如果孩子长期处于疲惫状态,不仅学习效率低,身心健康也必然受到影响。难怪越来越多的孩子走向死胡同!

04摘要

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不变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艺术素质,增强学生体质都是值得提倡的,但能不能不与考试成绩挂钩?因为对体育和美育的功利态度会背离“育人”的初心,家长会累,孩子更累!

建议,在现有学科的基础上,认真落实“辅修课”课时,增加辅修课教师数量,配置相应的体育、美育教具、器材和场地,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让身体得到锻炼,心灵得到艺术的熏陶,兴趣爱好得到培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