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不好去艺考?新规之下艺考不再“易考”

艺考动态2022-12-21 14:17:52艺考之家

新华社北京九月二十五日电。严格控制学校考试范围和规模,成绩要求提高文化课,推进分类考试分类录取.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考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招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系列新规会给艺考带来哪些变化?对家长和考生有什么影响?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学习不好去艺考?新规之下艺考不再“易考”

优化专业布局:部分专业将停办招生

近年来,一些高校为追求多学科发展,竞相开设学费相对较高、办学门槛较低的艺术类专业,盲目扩大艺术类专业规模招生。虽然学生报考客观上增加了选择,但由于办学定位不准,招生的规模和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据了解,部分学校跟风开设艺术类专业,但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性和学术性达不到标准和高度,学生就业困难。调查显示,2020年,艺术类专业(本科)和专业(招生)人数全国第三(本科招生)。但从最初的就业情况来看,整体就业情况与其他专业有明显差距。

“艺考热门,就业冷门,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艺术招聘的设置要从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学调整。”东北育才北虹艺术学校专业部主任王海玲表示,入口输出的艺术人才的学科设置需要宏观调控。

对此,意见提出,推进高校艺术类专业特色发展,明确人才选拔培养定位,优化艺术学科布局,减少或停办社会需求不足、培养质量不高的专业招生。

教育部有关司负责人介绍,一方面,这要求高校突出办学特色,构建与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适应的艺术人才选拔培养体系,着力选拔培养德才兼备的艺术人才。另一方面,要紧密结合社会需求,综合考虑学校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状况等。优化艺术类专业设置,合理安排招生计划。

分类:省考全覆盖,大学考试“瘦身”

长期以来,艺考腐败案件时有发生,其中校考环节不公开不透明,教考不分,招考权力过于集中。

提出大力推进艺术类专业分类考试的建议。积极扩大省级统考范围,到2024年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不断提高省级统考水平和质量。严格控制校考范围和规模,建立健全院校和专业准入退出机制,科学合理确定校考形式,严格控制现场考试规模。2024年起,不再跨省考点。完善评价人员遴选机制,优化评价人员构成结构。加强考试机构的规范化管理,防止考试舞弊。

许多美术教育工作者认为,扩大省考覆盖面,缩小校考范围,是规范美术考试,促进其公平性和科学性的有力措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吕晓波表示,自2010年省统考大规模实施以来,统考在规范美术考试、形成评判、节约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东北育才北虹艺术学校高一级新生家长何宇认为,提高ex后

“学习不好可以考艺考”或者“可以考三四百分一本”.长期以来,由于高校对艺术类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相对较低,而很多艺术类考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专业课上,忽视了文化课的学习,因此一些人将艺术类考生等同于“易考生”,甚至一些家长和考生以此作为升学的捷径。他们觉得自己学习成绩不好,才抢着去读书学习。

意见明确提出提高文化成绩要求。要求各省(区、市)因地制宜,根据文化课现有要求分类划定,循序渐进提高艺术类专业高考文化课分数线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分类考试分类录取中,还特别强调了对文化课成绩的要求。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如艺术史、戏剧、影视文学,最好的是录取,直接以高考文化课成绩和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据;对以省统考成绩作为专业考试成绩的艺术类专业,在考生高考和省统考文化课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最低控制分数线录取的基础上,按照高考文化课综合成绩和省统考成绩的比例录取选择平行志愿,其中高考文化课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

“这是给考生和家长的提醒。是因为文化课不好而选择,还是真的热爱这个专业,学生和家长都需要更加慎重的选择。”王海玲说:“艺术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从长远来看,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更好的学生,一定是那些文化课和专业课都很好的学生。在下一步的培养中,学校将更加注重文化课和专业课并重,系统分类推进,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备课计划,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进行提高。"

吕晓波认为,“艺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齐头并进的学科。任何一个方面都是短板,都会造成‘木桶效应’。”

(来源:新华社)

[编辑:姚浩]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