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绵州四处古读书台:品味千年文墨书香

艺考动态2022-12-22 21:23:08艺考之家

俯瞰江油小匡山李白读书台(郭兴龙摄)

西山子听云(绵阳日报社媒体记者田明霞摄)

童读书台(林中伟摄)

探访绵州四处古读书台:品味千年文墨书香

郭峪南山阅读台遗址(赵霞摄)

绵阳新闻网讯绵阳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遗址。其中,市区西山公园的杨雄读书台、南山公园的郭玉读书台、江油市太平镇的李白读书台、梓潼县长青山的司马相如读书台等,成为探访古代、感受书香文化熏陶的圣地.2020年世界读书日前后,记者走访了这些读书台,偶遇绵阳版《书香伴我行》的古韵。

西山杨雄读书台的紫云亭里的笔墨,流芳百世。

谷雨之日,西山公园晨光明媚,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记者走过一条幽静的大道,路边是一个雅致的院落。在院子的中央,矗立着一座棕色的石像,坐着,双膝弯曲,头微微抬起。古代文人的凉风一览无余.他就是西汉著名学者杨雄。杨雄雕像后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紫色建筑,集亭、台、楼、榭于一体。亭顶挂有“紫云阁”匾额。这个远离蒋琬墓的“紫云阁”,是西山公园镇园的亭子。据悉,2016年改造的紫云阁是中国唯一的杨雄专题纪念馆。杨雄入选2017年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名人。

紫云亭闻名天下,得益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陋室铭》:“诸葛庐在南阳,紫云亭在西蜀”。诗中的“紫云阁”指的是杨雄居住和写作《太玄经》的亭子。西山公园的紫云阁是为了纪念杨雄而建的。西山公园杨雄书桌上的紫云老亭,最早建造年份不详。我们今天看到的砖混结构的六角亭建于1976年。下方岩壁上还有一龛道教造像,刻于唐咸通年间(871年),1956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绵阳本地学者刘文川告诉记者,杨雄撰写的《蜀王本纪》一书,保存了古蜀、蚕丛、关白、鱼凫、杜宇、明凯五代的历史,影响了几千年。被称为四川历史上第一个百科人物。杨雄在四十多岁时离开了他的家乡成都郫县。北上长安时,途经绵阳,在此停留学习了一段时间时间,为后人留下了“读书台”、“洗墨池”等文物,以及“玉女偷窥书籍”的浪漫传说。绵阳人崇圣敬贤,在西山公园建紫云阁,体现了杨雄华章、绵州的新面貌。近年来,绵阳不遗余力地挖掘和传承杨雄文化。

白读书台铁杵成针,诗人归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像往常一样,江油市李白纪念馆的景发高来到太平镇小匡山的李白读书台做好安保工作。“阅台是李白故里江油的重要遗迹之一。农历初一、十五,来阅台瞻仰李白的人络绎不绝。但大多是祈求诗仙李白保佑自己和子孙读书优秀。这个习俗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李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高静说,2020年世界读书日期间,受疫情防控影响的大学生未能回到国外大学。很多人来到这个读书台感受李白的诗韵,所以安全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江油市有关部门努力把李白读书台打造成江油市、绵阳市乃至全国的优秀文化景观和青少年儿童教育基地,让人们了解绵阳悠久的人文历史,接受绿水青山中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李白的读书台位于江油市太平镇北部。因李白少年求学于此而得名。此地又名小匡山、点灯山,因李白为翰林学士,故又称翰林山。矿山山挺拔,就像一把指向蓝天的画笔。山上松柏葱郁,山下平通河清澈见底。五代前蜀诗人杜光庭访阅台,瞻仰太白废墟后写道:“山中犹有阅台,风扫清岚开画障。渡边一树乐师冰壶还在,青莲居士几时来?”。

据地方志记载,李白的家就在尹平古道附近的青莲场,这经常影响他的学习。于是,李白来到离家不远的小匡山,常常彻夜不眠,直到天明。相传李白读完之后一本,书被放在岩石上。久而久之,这些书就变成了石头盒子。在书箱的石头下面,还有一块李白晒书的石坪,一对脚印石在李白读书时蹭在石头上。相传李白读书台四周的松柏,树冠枝桠向读书台中央的寺庙倾斜,都说万物有灵。以李白的勤奋努力,连山里的绿植都赞叹不已,不愧“诗仙”的美誉。

读书台黄千年相会长青山

“有一个美丽的女人,谁也不会忘记它。一天见不到你,我就想疯了。凤凰飞来飞去,四海寻烧。”这首歌,《凤求凰》,记录了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司马相如读书台位于梓潼县长青山,又名蚕山,在梓潼县以西约25英里处。海拔670米,山势修长如玉,宛如美眉,披着林冠,宛如画屏。山上有一个洞穴,洞内有一个石台,上面有一尊司马相如的雕像。洞口有“相如阁”的牌匾。

司马相如长庆,西汉蜀郡成都人,汉赋代表作家。后人称他为傅盛、慈宗,他的文采为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作家所景仰。相传西汉三年,汉武帝刘彻看了相象《子虚赋》后大加赞赏,于是派许高进京宣司马相如。此时,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新婚,文君派司马相如沿金牛古蜀路前往梓潼。当时梓潼县令姓王,很喜欢拜辞赋。他经常陪相如夫妇在梓潼一带游历。比如夫妻俩看到蚕坡山是一座雄伟的山,水如一带,鸟语花香,就称赞这种景观是“读书的圣地”,于是在蚕坡的山腰上保留了一座古庙,并经常到附近的石洞中去观摩学习,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动身北上。

据《通县志》记载,唐明帝幸于蜀,远山有石洞。最近,我说,“这是司马相如的书桌”。因赠,蚕婆山改为“长青山”。在后来的历史云里,经常有文人墨客来此石室参观。这个洞的前面有一个青砖拱门。大门高25米,宽21米,深36米。石壁上刻着四个隶书大字“长庆石室”。石前有“相如阁”,1944年由海登大师捐资重修,“相如阁”碑文手书。石头边上的古庙是清朝康熙年间重建的。先后修建了文昌宫、大雄宝殿、娄婧、歌剧院等。庙门书有四个大字:“山高水长”。不幸的是,整个寺庙(包括相如阁)在文革中被毁。

几千年来,梓潼人习惯于在农历正月初八爬长青山,拜读书桌,祈求好运

在郭虞,汉武帝和汉武帝时,他是太医。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医德高尚的医学家。汉献帝手下有个贵人病人,让郭玉诊治。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恢复。后来把贵人换成穷人的衣服,换了住处,然后找郭宇治疗。郭宇一针就治好了。皇帝大吃一惊,质问郭玉和郭玉,说治疗贵人的病人有四难,即难以认为自己不听医嘱,难以因筋骨不壮而服药,不容易好逸恶劳,医生在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难以集中精力治疗。郭宇的论述揭示了医生在对待不同患者时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郭玉是继扁鹊之后,又一位对医疗、社会、心理都有研究的医生。

据绵阳当地学者李德树考证,郭玉是东汉广汉郡(今新都县)人。年轻时,他师从隐士医生高程,“学习方药诊断的六种迹象的技能,阴阳应变的技能。”高程的老师是名医“伏翁”。2000年以前,他以傅水边行医,著作《后汉书郭玉传》、《针经》,传给弟子高程,传给郭玉。到了清代,有人开始在南塔旁修建岩仙庙,祭祀三代名医,即傅翁、高程、郭玉。

绵阳日报全媒体记者田明霞实习生张家豪

编辑:李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