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谈论保送(撒贝宁学霸场面)

艺考动态2022-12-23 13:44:08艺考之家

“去掉一个最高分97.5分,一个最低分93分。最后专业评审团打了95.467分。”

在《主持人大赛》的评分环节,我们总会听到撒贝宁在宣读成绩前说出这样的表述。近年来,在各种电视比赛中,我们很少听到这种评分方式。最好的结果去掉了,最差的结果也去掉了。为什么?

“老年”观众应该熟悉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3354央视赞助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每年都是按照这个模式评分的。

撒贝宁谈论保送(撒贝宁学霸场面)

像《青歌赛》,《主持人大赛》是面向专业的竞赛。所以也采用这种评分方式。

如何理解这种“职业取向”?

也就是说,比赛的评判标准不仅仅取决于现场投票的观众,也不仅仅取决于现场挑场的球迷,还是主要由专业人士来评判他们的专业表现!

这意味着比赛的评判权掌握在少数圈内人手中。他们是谁?接待处有每个频道的资深主持人,有频道总监,有传播学院的资深老师,有造型团队的负责人.

然后,问题就来了。

任何行业,无论大小,都是一个“圈子”。在唱歌和主持上,也是一样的。坐在评委席上的老师通常都是业内的“大家”,参赛选手都是业内新势力的领军人物。其中,有的是师生恋,有的是与同龄人私交甚好,有的是“知音之恩”。

比如江西电视台主持人,曾经在江西分台主持过春晚,被当时春晚导演陈选中,坐在评委席上。

当时撒贝宁开玩笑说,陈导的分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被去掉。

果不其然,被一个小谣言说中,他得了99的高分。

一旁的康辉也笑道:

获得第一届新闻类一等奖的邹云也来自CGTN,他是刘鑫评委的同行。

还有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参加比赛,坐在评委席上的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学院的资深教授。

可见摆脱最高分有多重要!可以最大程度上防止评委因为日常表现和社会关系而给出超出比赛范围的“情绪分”。

那为什么要去掉最低分?同样,也是为了避免在专业评分上走向另一个极端。

仔细分析评委团队,你会发现其中不乏资深新闻主持人和文艺主播。更重要的是,还有学术界的力量和建模团队的专家。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

更何况参加职业比赛的选手通常都有明显的类型。青歌赛将区分不同的演唱风格,《主持人大赛》分为新闻类和文学类。

即使植根于相同的专业和共同的理论基础,但在评价标准上仍然存在一些差距。根据实际情况,你会发现这两类其实有很多垂直的类型。比如文艺类有专门的少儿节目主持人“芝麻哥”。他的表达和一般主持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你要把他放在为“小朋友”主持节目的背景下才能理解他的“特长”。

比如比赛中有的评委认为选手基本功不到位,但从造型上看,选手展现的形象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文艺主持人。

所以去掉最低分,就可以避免因为选手类型不同,评委个人喜好不同,而对选手进行个别的“极端否定”。

所以,不要小看每个年级的“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极值剔除的背后,既是统计学公认的公平算法,也是受众群体庞大的最敏感问题。

1.避免竞争中的“附属”效应。

任何比赛,导演组第一件事就是维护公平。围绕比赛,观众最容易讨论的是“黑幕”。

055-79000的评分环节是最严肃的环节。不仅实时公布每个选手的分数,而且每个分数都会对应到评分评委。

当宣布最高分和最低分时,还会把相机给相应得分的评委。

应该说,实名制的评分给了评委很大的压力,他们也很难因为社会关系而给出“情感分”,从而保证节目的公平公正。

2.避免情感竞争。

没有情感点不代表没有“情感点”。有的专家评委为了“爱惜人才”给高分,也为了永远不适合“对我有用”给低分,都是感情分的表现。

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可以保证评委在打分时处于冷静理性的状态。如果ta打出的最高分或者最低分多次出现,那么评委就会自动调整他的评价标准。

这是一个很好的规则,也意味着央视的《主持人大赛》不会“情绪泛滥”,更不会“情绪化”的判断去影响比赛结果。

也注定了《主持人大赛》永远不会是“超女”。不会激起观众乃至粉丝的狂欢参与,只是营造一个公平开放的“专业观众席”,冷静理性地分析小数点后三位的细微差距,让专业舞台一起“好”起来,“更好”起来。

“媒玩”是一个持续打造了4年的原创独立综艺评论品牌。关注我做一个有趣的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