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计时一个月!2023年考研新动向有哪些?

动态新闻2022-12-15 10:42:58自考头条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记者袁秀月)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于12月24日至26日举行,留给考生们的时间还有最后一个月。 根据多所大学及报考时发表的信息,2023年考研在报考的人数、学校及专业领域有新的倾向。

资料:考生向工作人员出示健康代码。 中新社记者阚力摄

倒计时一个月!2023年考研新动向有哪些?

个别增幅超过60%

多所高中和考点报考人人数创新高

近日,随着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网上确认工作的结束,不少高校和各地报考时陆续公布了今年报考人数等情况。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很多高校和报考时,报考人的数量是“历史最高”。

如北京林业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海南医学院、湘潭大学等。 其中北京林业大学网报人数达到9699人,比去年实验人数增长8.8%。 云南民族大学报考人,9486人,比2022年增加3385人。 海南医学院第一志愿报考人,3254人,比去年增加900人。 湘潭大学法学院注册人数为3076人,同比增长20.6%。

目前公布的信息显示,江西农业大学报考人,延安大学报考人,中国民航大学报考人报名数增长13%,其中,桂林医学院报考人增幅较大

多所大学:南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人数在报考人之间。 其中,北京科技大学报考人,重庆理工大学考生10000人,西北政法大学报考人,西安理工大学报考人,均比去年有所增加。 南开大学共有17263人,确认报考人比去年的18154人略有下降。

资料图:很多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复习备考。 刘力鑫摄影

硕士很受考生欢迎

“两非”大学热度持续升温

据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22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显示,2022届“双一流”大学硕士研究生报考增速放缓,而“双非”大学的报考热度上升。

从2023年考研的申请情况来看,这一趋势仍在持续。报考人口增长率超过30%的高校多为云南民族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海南医学院等“双非”高校。 在最近的段落中,时间以来,“逆考研”成为了热门词。

根据上述报告,专硕招生人增加明显。 从2011年的15.8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60.2万人,专硕招生人的数量增加了近4倍。 2017年以后,专业人员的数量在招生人首次超过了学修,持续高速发展。

从各项数据来看,2023年考研,硕士依然受到考生青睐。 如南开大学报考学术学位硕士专业考生6855人,报考专业学位硕士专业考生10408人。 另据媒体报道,西北政法大学报考人中,专业学位11155人,占74.2%。 延安大学报考学修占28%,报考专修占72%。

另外,除了应届毕业生以外,过去的大学生也是2023年考研的重要部分。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获悉,截至11月5日,邯郸市已完成22365名研究生招生考试信息确认,其中驻邯郸大学5936人,大学毕业生占26.5%,往届大学生成为邯郸市研究生考试的主力军。

资料图:一人考研学生在南昌大学图书馆自习室复习备考。 刘力鑫摄影

专家解读:新趋势表明社会需求的变化

考研热度持续上升,“双非”大学报考热度持续上升,专硕超过硕士,这些考研新趋势备受外界关注。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些趋势实际上表现出了外在的社会需求变化,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考研的大学生也开始下降,比如为了成绩优秀而去考研,但现在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可能会去考研。 这部分考生人数增加,紧急性提高,从而出现了这样的特征。

对于“双非”大学报考人增长较快,“双一流”大学报考人增速放缓的原因,储朝晖认为与投资回报有关。 “双一流”大学考研竞争压力大,缺乏足够实力的学生投入和回报比例低,相反,“双非”大学对他们来说投入和回报比例明显增加,所以出现了这种变化。

有评论称,这一变化表明部分考生趋于理性。 总体来看,他们逐渐降低了(考研目标,)上岸作为首要目标,不再只追求升入名校。

另外,专硕为什么越来越热呢? 朝晖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近年来特硕的(招生 )规模不断扩大。 另一方面,在现实就业中,如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符合广大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就业需求,机会也会扩大。 (完) )。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