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有多香?大专、本科、硕士毕业后的起薪一目了然。

动态新闻2022-12-17 04:54:58自考头条

文|诚的话“本科毕业生平均工资”的话题跃居热卖榜首位,今年可能还是第一次。 记者在北京大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项目组的这个问卷调查中看到,不仅抽样规模大,数据也很详细。 就连就业单位,在报告书中也有明确的安排。 其实与去年的相关调查相比,这些数据的涨幅并不大,但收集了近年来的数据后,我只是想问“不需要学历论”的人,你们到底没上过学吗?

教育有多香?大专、本科、硕士毕业后的起薪一目了然。

你的终极目标可能只是别人的工资在网上。 很多人在立Flag的时候,都会参考月收入。 而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月亮进入过万次”。 进入月球太久了,其实听起来很感动,但在很多人眼里,这个实现的难度也不是事实。 毕竟我们把证明书送到万元户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不多了。 但在北大项目组的这份调研报告中,2021年博士和硕士的月初工资平均值达到14823元、10113元。 中位数为15000元和9000元,应该还不包括奖金和各种福利。 这和网络上的声音不太一致。 好的博士毕业没有工作,硕士找工作没人想要吗?

同样,与“大学生毕业就失业”的说法不同,本科年级学生的毕业工资也达到了5825元。 与研究生相比是断崖,但总体上不少。 相对尴尬的是,大专毕业生,3910元工资,多不多,少不多,属于养活自己辛苦、养活家人辛苦的类型。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平均的,具体到学校、学科、就业地区来看,与学历之间也有明显的差距。 例如,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工资达到10827元,一流学科建设大学为7346元,普通本科为6043元。 按学科计算,工资高低顺序为工学、理学、交叉学科。

那么,以“月收入万”为目标,谁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呢? 我认为短大学历以上的人有机会,只是有几年的差距的问题。 因为每个企业招收大学生的初衷都是为了储备和培养人才。 也就是说,派大家到一线岗位去做简单的工作,只是为了熟悉工作,为将来晋升管理人员打下基础。 正如网上说的,理工科大学生毕业后要进厂当工人,企业主为什么不去劳动力市场招民工呢? 但“硕士生没人找工作”、“本科年级一毕业就失业”、“大学生含金量下降”等说法,本身就是谬论。 如果我真的相信了他们的邪恶,我会用另一种自己的经历告诉你。 为什么学历比所谓的经验有用?

从部下到上司,“现在的大学生不能工作”只需要5年。 这句话是十几年前,我刚进入一家私营建筑企业时,我们各部门的老k们一起经常喝酒自我陶醉的话。 这也可以理解,与他们资历和经验都很雄厚、只读过书内容的我这次20多位新人相比,有着碾压般的优势。 但是,来自工人的他们可能忘记了一个问题。 他们的经验,我们迟早也会经历,但我们学到的理论,他们没有机会学习。

我们学的理论到底有多少用? 说起来,在他们引以为豪的上下协调方面,效果确实不大,但遇到突发情况、临时难题时,解决问题的视野却不一样。 有经验的k先生们,总觉得画葫芦比葫芦还省钱,很不像。 但是,那些学生不一样。 他们不仅可以自己提出很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在每个人都找不到方法的时候,可以和圈子(同学)里的人,发动他们的圈子一起寻找方法。 在经历了几次难题之后,老人们终于开始感到后进生的可怕。

而“一事无成”的大学生们,在现场摸了两三年之后,他们引以为豪的经历优势也不复存在。 他们刚发现我们这些后来者有赶超之势,很多人就被提拔到了和他们同一个水平。 而当他们带着最后的倔强(经历),想压人的时候,很多人又成了他们的上司。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残酷,但更残酷的是,新老板们并没有对新大学生表现出优越感,而是更快感受到新人的活力,从他们看似稚嫩的话语中获取长补短。 比那些有经验和经验,认为没有项目经理证也能安身立命的老人,岂不更讽刺?

写最后的这段经历可能有点远,但那说明了几个问题。 第一,学历代表学习能力,但学习能力不仅贯穿于学校教育,而且贯穿于整个工作生涯。 第二,学历是资源,它代表着质量水平的圈子,是你未来的主要人脉。 第三,学历代表一个人能为一件事付出的努力程度,或者说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上限。 这并不完全准确,但大概率没错。 所以,回顾北京大学项目组毕业生薪资调查报告,有人觉得学历不代表什么吗? 我想答案一目了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