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年半内超过81000人因非法乱扔垃圾受到处罚,并处以13092笔罚款。

动态新闻2022-12-22 12:11:50自考头条

两年半来,北京全市累计检查了9000多个居民小区垃圾分类情况,小区垃圾分类平均问题数从16.3次下降到2.7次。 今天召开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书面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及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记者从市城管委有关报告中获悉了上述情况。

北京:一年半内超过81000人因非法乱扔垃圾受到处罚,并处以13092笔罚款。

个人不正确分类倾倒垃圾6.7万余件条例实施以来,全市累计执法检查责任单位204.08万件,垃圾分类总体问题率从2020年5月的15.4%下降到2022年10月的1.85%; 检查9000多个居民小区,小区垃圾分类平均问题数量从16.3个减少到2.7个。

通过4次“城管执法进社区”居民个人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行检查,1年半时间累计检查小区、村共5.7万次,累计检查居民和村民31.57万人次。 对个人未正确分类投入的违法行为处罚8.1万余起,其中警告67967起,罚款13092起,促使居民个人由被动守法转为主动履行责任。

“守护坦克”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

经过不断探索,垃圾桶站的自动方式逐渐由人防向技防转变。

如东城、西城、通州等区是自主投入水平较好的居住区,探索视频监控方式,优化调整桶站开放时间,减轻监管人员桶站自动压力。 石景山、顺义等区对以示范楼门、红黑榜等形式分类的家庭和楼门进行表彰,警示误投的行为人,指导居民主动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在楼门营造良好的分类氛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2年一、二季度全国生活垃圾分类考核评价中,北京市排名靠前。

“回天地区”试点应用全降解塑料袋堆肥、全生物降解塑料袋正在研发试验中。 为解决居民扔垃圾“最后一米”袋脏手难题,市城市管委会与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北京化工大学展开技术攻关,研制出符合本市基层处理技术需要的全降解塑料袋。 目前已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等5个园区和昌平区“回天地区”进行试点。

此外,在包装减量方面,抽查发现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塑料购物袋的行为,依法处理。 2022年度共查处塑料污染治理领域违法案件221起,罚款120.21万元。 其中,违规使用非降解塑料制品82件,罚款104.26万元; 商品零售点使用超薄塑料袋14个,罚款9.20万元; 商品零售店免费提供125个塑料袋,罚款6.75万元。

95%的电商快件不再重新包装,越来越多的快递企业开始使用环保包装材料,对包装进行回收利用。

报告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瘦肉带”、电运单、循环中转袋已基本全覆盖,电商快件复包装比例并非95%,安装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2500余个,可循环快递柜、快递柜61万个响应

净菜出厂比例010-310,403个百分点为推广“净菜出厂”,本市建立产地初加工等各类监测点16个,监测点净菜总加工量1.8万多吨。 此外,设立产地初加工示范点10个,开展采后商品化处理、尾菜加工利用、电商绿色包装等技术示范,净蔬菜上市比例高于2021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同时,通过建立网络菜品配送、销售网络,降低入场交易费用等措施支持吸引网络菜品入场交易。

据相关协会统计,在重点联系的18家超市共计700多家门店中,约80%的门店销售网络美食。

(原标题(北京)个人非法倾倒垃圾一年半处罚8.1万余件,罚款13092件) )。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张楠高枝

进程编辑: TF065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北京报业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