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学期制 高校三学期制是指什么

今日资讯2022-12-31 21:04:03小组

最近,根据疫情情况,许多高校调整了教学和寒假时间。

调整教学,寒假提前

从本周开始,周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工作上课。教学安排由18周调整为17周,考试周由19日调整为18日。正常教学在第11至17教学周的周日进行。

截图来自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官方微信

河南农业大学第10至16周,每周六(11月13日、20日、27日,12月4日、11日、18日、25日),共7天上班上课。第17周周一至周五(12月27日-12月31日)和第18周按原校历依次安排。每周日正常休息。2022年1月17日-2月18日,原寒假放假时间调整为1月4日—2月18日(暂定)。

截图来自河南农业大学官方微博

新乡医学院要求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11月27日、28日,12月4日、11日、12日正常上班上课,12月5日休息。2022年1月8日前结束考试,放假离校。下学期开学时间暂定2022年2月19-20日报到,2月21日开始正式上课。

截图来自新乡医学院招生办官方微信

河南其他高校也调整了教学安排,具体如下:

图片来源:河南省教育厅官方微信

另外,大连部分高校近日发出通知,决定调整2021-2022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充分利用周末及空闲时间组织课程教学,适当加快教学进度。

近两年因为疫情,高校随时面临学期调整。有时学期较短,所以必须在假期上课。有时候假期推迟,还没来得及休息调整,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就直接开始了。有学者评价,这次被疫情“逼出来”的学期调整,对高校也是一个启发,即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假期和学期,积累经验,探索多学期制改革。

说到多学期改革,就不得不提“小学期”。

小学期,大学都在上什么课?

教学周期短,时间安排灵活,可以让学生有更多自我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发展的空间。这些特点使得“三学期制”被国内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各校根据自身情况实施,有的将其设定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小学期”,有的称之为暑期学校,有的将暑期学期视为教学周期中的必要环节。

为期4到8周的时间里,大学安排的教学活动种类多样,实习实践、专家讲座,当然还包括课堂教学。2021年,山东大学暑期学校继续秉承“质量、国际化、创新、开放”的理念,开设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课程,展示各学科的基础研究和前沿进展,启发学生的发散性研究思维。

太原理工大学将于2021年夏季学期分年级、分层次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新生强调加强英语应用能力,形成了外教授课、留学生助教、外语专业辅导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广西大学从2020-2021学年开始试行“三学期制”,将复读、普通选修课、课程设计、实验实践课、硕士和硕士课程、培训班、学术讲座、1.5学分以下的专业选修课等课程放在短学期内。

无论哪种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短。

优质短期课程不能“压缩”,而要“调整”

短期课程,短期课程有优势。例如,它更直接地关注学习成果,鼓励更明确的学习目标;因为学校通常建议学生只修一门课,所以学生倾向于更专心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更快的拿到学分。

但是完成一门课程只需要不到常规学期一半的时间。老师能讲好吗?学生能学好吗?如果今天上完课,明天继续,学生有时间消化和练习吗?

因此,“小学期”教学也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课程内容绝不能是机械地压缩,教学方式也不能是“大水漫灌”。

一门高质量的短期课程应该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更注重学习效果。

但是兼顾学习目标与学习效率的课程该如何设计同时呢?这个需要在课程培养方案修订、教与学的方式、教学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相应地进行调整。

调整1:课程内容侧重“必须知道”和“需要知道”

由于短期课程教学目标的特殊性,通常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确保学生在离开教室时已经掌握了所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时,首先要重新审视教学大纲中的学习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优先排序,重点是教给学生必须知道(即有必要了解知识)和需要知道(即现在重要,但将来必须知道)的知识和技能。

至于一些拓宽学科宽度,增加学生兴趣的内容,原则上不在短期课程范围内。

此外,由于学习时间有限,教师在课程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尽量控制“最必要”的度。

调整2:多样教学方式让学生精力充沛

与常规研究相比,短期课程学习较密集,消化时间少,容易让学生产生疲惫感,这时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就变得更重要。

教师可以改变课堂教学的节奏,频繁地采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注意力,如穿插5分钟的小组报告、10分钟的微课、15分钟的小组讨论等等。

如果老师希望这门课强调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学习的自主性,也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教学和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方式。

课前,学生借助网络平台学习基本概念和术语。在课堂上,他们通过主动学习、同伴讨论、小组合作以及与老师一对一的互动来学习新知识。课后,通过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此外,项目学习也是短期课程教学中的一种可选方式。在项目中,学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探索或解决一个真实复杂的实际问题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沟通协作等核心素养。

事实上,在常规的秋季和春季学期,由于学生平日课业繁重,基于项目的学习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小学期”里,由于学生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个项目中,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调整3:合理规划课堂内外的课业时间

针对短期课程集中学习可能导致课内外学生学业压力大的问题,教师也可以通过调整学习时间来解决。

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教学中心准备了一份教案,供老师参考。比如在5周的教学周期中,如果是1学分的课程,建议每周安排2.5小时用于老师的教学,学生的作业时间控制在5小时。如果是3学分的课程,建议教师每周授课时间为7.5小时,留给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控制在15小时。

调整4:打破常规,有效考查学业成果

短时间的集中授课,不仅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也会让老师为难。老师需要给学生布置作业,及时评价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经常给学生布置作业,考试可能会让他们有赶时间的感觉,学习过程会被拆解和碎片化。我该怎么办?

建议在短期课程的考试中,更注重考查知识技能综合应用,减少对记忆的考查。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评估代替常规的考试。比如可以用写小论文、讨论辩论、形成性测试、同伴评价等更多的形式。并尽量避免给学生布置大作业和写长论文。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压力,又耗费了老师过多的精力批改作业。

另一种方式是设计一个大的考核项目,根据学习目标拆解成几个小项目,放在课程教学的不同阶段,可能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完成。

重塑短期课程,不只适用“三学期”

自2004年北京大学率先在中国大陆开设暑期学校以来,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数十所高校纷纷效仿,但中间也出现了不少争议和反复。

比如,曾经有一种负面的声音,认为学生不指望小学一学期的课有成果,只求赚学分。

但相信2018年,随着教育部在全国新时代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取消水课”和“创设金课”,将小学学期课程作为“收学分工具”的声音终将消失。

因此,有必要重塑高质量的短期课程,以适应新的学制。是否意味着只有实行“三学期制”的高校才需要重视短期课程的重新设计?一些突发情况的出现,可能需要高校未雨绸缪。

如2021年初,大连海事大学为减少人员流动,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决定推迟寒假,直接开始新学期教学工作。

学期更短了,课程教学如何不缩水?这也有赖于高校的充分准备。你的学校准备好了吗?

主要参考文献:

[1]王峰,廖。77天的漫长暑假被“安排”了:多所大学开设暑期学期,部分大学热门课程吸引了4000人[EB/OL]。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7-14.

[2]李斌。美国制造的“小学期”在中国大学是无法接受的[N]。中国青年报,2010-08-07(06)。

[3]艾平娇。未来多学期制会成为常态吗?光明日报2021-01-06(2)。

[4]河南省教育厅、各高校网站、官微网站

作者|迈克尔斯郭坤

高校三学期制是指什么

“大一暑假要军训,大二暑假就好办了。”

“不会的,高二还有一个小学期等着你呢。”

小学期又称夏学期,是在春秋两学期制的基础上增加的一个学期,形成三学期制。小学期的内容主要是实践课程。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实行春秋学期制。每学期通常持续20周,一学年持续40周。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设立为期四周的夏季学期,即小学期。

三学期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学校希望通过灵活的录取时间,更好地为服兵役的学生服务。如今,小学一学期已经成为学生上个性化课程、拓展实践的黄金时间。

以广西、山东的几所高校为例,小学学期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这些都是对上一学年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巩固。根据不同的专业,这期间会做理化实验,画零件装配图,写一个功能齐全的小软件。

认知实践和生产实践: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理解。也就是大家开玩笑说的,机械专业学生“磨铁块”,电子专业学生“焊板”,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做销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看酒店”……

科研、校企合作育人方面的培训:进入教师课题组,初步接触科研项目。学校与企业合作,外聘导师从企业需求角度授课。这个时候有机会多和老师交流,了解这个专业的研究和就业方向。

双创项目和社会实践:至于双创项目,一般分为创新和创业,需要发表论文或者写结题报告。社会实践包括社会和市场调研活动,调研报告要有总结。还包括服务社区和基层的实践活动。

4.跨学科选修课:(少数高校小学期):

选修课:在初级学期选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形成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夏季学期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扩大知识面的广度。

根据软科的投票统计,近40%的高校增加了小学学期,越来越多的学校正在加入三学期制。

这里是“小张学长数据库”,一位坚持原创,致力于用客观真实的数据、平实简洁的语言、结构严谨的文章带你穿越大学的方方面面的学长。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