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意识就是人对()的认识(认识和自我认识)

今日新闻2023-01-30 08:25:5851data

前面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认识自由人协会的本质,因为这个讲座充分说明了自由人协会的构建方法,以及为什么新时代必然是自由人协会社会形成的时代。

从今天开始,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来理解人的本质,涵盖了从自我意识的形成到社会意识的产生的全过程。请感受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本质的强大功能。

自我意识就是人对()的认识(认识和自我认识)

认识自我意识产生原因的思想过程如下:

首先,用抽象的方法来认识自我意识的存在特征。

人的灵魂是指导其行为的自我意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与人的生命系统密切相关。当人类的生命系统死亡时,人类的灵魂也会死亡。因此,每个人的灵魂都是自我意识的独特存在。这种自觉的存在,是一种脱离不了人的生命系统的存在。

系统论认为,人的身体和意识是相互依存的整体存在,人的行为是身体和意识高度整合的整体行为。任何割裂主观意识与客观存在关系的讨论,都违背了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因此,对人的自我意识的研究不能脱离人的生命系统。

所有稳定的系统都有负反馈控制机制,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必须通过控制来实现。人的自我意识不仅包括目标意识,还包括行为控制意识、环境认知意识、身体运动意识、后果期望意识等,这些意识都具有行为的负反馈控制作用。

用抽象的方法总结所有自我意识现象的共同点,发现四个共同点:一是能控制满足需要的过程,二是具有主动满足需要的意识,三是具有感觉能力,四是在人体内,属于生命系统的组成部分。

这四个共同点是自我意识的本质特征。进一步抽象这四个共性,可以发现它们都源于生命系统的需要。所以,研究自我意识的出发点是人的需要。

其次,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人对需求的感知过程。

人的自我意识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体器官感知外界刺激的感官刺激信息和内部代谢活动形成的生理需求刺激信息的反映。

(1)人类对外部刺激信息的感知

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的感觉主要包括听觉、视觉、痛觉、味觉、嗅觉、触觉、冷暖感等基本感觉,以及空间感、时间感觉、速度感、美丑感等其他综合感觉。这些感觉来自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感知,可以统称为外部感官刺激。

根据巴甫洛夫的神经刺激条件反射原理,人体的外部感官总是在接收外界环境的刺激信号。每次出现某种环境刺激信号时,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记忆。人体接收到的外界感官刺激有很多,但只有与条件反射记忆相关的信息才会产生预期后果的意识。

仔细观察孩子的成长过程会发现,幼儿期有各种敏感期,如触觉敏感期、视觉敏感期、听觉敏感期、嗅觉敏感期、味觉敏感期、空间敏感期等。在儿童的感觉敏感期,神经刺激的条件反射记忆是通过感觉刺激逐渐形成的。这些在敏感期形成的神经刺激条件反射记忆,会使孩子在动手操作中形成敏锐的反应能力,以及与各种感官能力相关的天赋,如绘画、音乐、舞蹈、烹饪等。

敏感期感觉刺激产生的兴奋会有密切的神经记忆联系。这种神经记忆连接需要外部感觉刺激产生的能量来维持其存在。当维持这种神经-记忆连接的能量供给不足时,就会形成对外界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从而产生追求外界感觉刺激的行为欲望,如绘画、音乐、舞蹈、烹饪、竞技运动等。满足感官刺激需求的行为所产生的兴奋进一步加强了神经-记忆联系,从而形成了外部感官刺激需求运动循环。

外界感觉刺激需求的运动周期可以表述为:外界感觉受环境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产生兴奋性记忆神经连接。刺激停止后,兴奋性记忆神经连接开始减弱,当兴奋性记忆神经连接减弱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外界的感觉刺激信号需求。当对外界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焦虑,焦虑会产生焦虑记忆,对外界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会变得强烈,从而使外界感觉对环境刺激信号的接收非常敏感。满足外部感觉刺激信号需求的行为不仅会消除焦虑,还会产生更强烈的兴奋,从而加强兴奋与记忆的神经联系,如此循环往复,形成外部感觉刺激需求的运动循环。

(2)人体对生理需求刺激信号的感知。

人体代谢活动产生的生理需求刺激信号,可以使人产生以下感觉:饥饿、排泄、性欲、困倦、疲劳、污秽等。这些感觉来自身体的内部感官,可以统称为内部感官刺激。一切符合生理需求的行为都会产生快感,这种快感产生的神经记忆连接可以称为生理记忆。生理记忆的神经连接也需要内部感觉刺激产生的能量来维持其存在。

例如,饥饿是人的感官对饥饿的生理反应的感觉。当人体新陈代谢中能量供应不足时,身体器官就会产生饥饿的生理反应。饥饿的生理反应产生的刺激信号会通过身体感官传递到大脑,形成饥饿记忆的神经联系。对饥饿的生理反应越强烈,饥饿记忆的神经联系就越紧密。进食行为满足了饥饿的生理需求,满足饥饿生理需求的进食快感会在大脑中产生兴奋和记忆的神经连接。吃的快感越强,对吃的快感的兴奋的记忆就越深,比如对食物的颜色和香味的感官记忆。

进食后,维持饥饿记忆和进食快感记忆之间神经联系的感觉刺激信号消失。这时饥饿记忆和进食快感记忆的神经联系开始减弱,当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对感官刺激信号的需求。当记忆饥饿和进食快感的神经刺激信号的需求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焦虑反应,从而放大身体感官感知饥饿和进食快感的能力,两者共同产生强烈的进食快感预期,使进食行为产生更强的满足感,从而强化进食快感的神经联系。

如果饥饿记忆和愉悦记忆之间的神经联系减弱导致的对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一直得不到满足,那么下一次对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强度就会减弱,直至消失。这时候就要等到身体器官对饥饿和进食有了新的生理反应,饥饿记忆和进食快感记忆的神经联系才会恢复。

也就是说,代谢活动产生的生理需求刺激信号的形成机制有两层:第一层是生理反应产生的生理需求刺激信号;第二层是生理记忆神经连接减弱引起的感觉刺激信号需求。第二个洛杉矶

显然,感觉运动中存在着满足饥饿感生理需求的运动循环:代谢活动形成的能量供给需求产生饥饿感,消除饥饿感的进食行为产生满足感。之后饥饿记忆的神经连接和进食快感记忆的神经连接开始减弱,当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感觉刺激信号。饥饿刺激信号的需求所产生的焦虑,使得感官对饥饿刺激信号非常敏感。同样,用餐刺激信号需求产生的焦虑,使得感官对用餐行为的刺激信号非常敏感。两者的结合使他们形成了对用餐乐趣的强烈期待。这样就形成了满足饥饿感生理需求的感觉运动循环。

同样,当膀胱储存尿液的压力超过生理标准时,就会发生排尿。排尿感越强,排尿的快感就越强,从而形成由排尿需求和排尿满足组成的感觉运动循环。这个运动周期可以表述为:膀胱尿压超标引起的内部感觉刺激信号产生排尿感,排尿感引起的焦虑使感官非常敏感,从而产生强烈的排尿快感,产生排尿行为的快感记忆。当排尿快感记忆的神经连接减弱时,会产生排尿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从而形成对排尿行为的期待。这种预判使膀胱对尿压的刺激信号敏感,刺激信号强时产生排尿感,以此类推,形成满足排尿生理需要的感觉运动循环。

每一种生理行为都有相似的感觉运动周期来满足生理需求。在生理行为规律的情况下,人体神经系统产生感觉刺激信号所需的时间段往往是固定的,这种现象称为生物钟现象。

第三,用抽象的方法总结条件反射感觉运动现象的共同点。

通过观察外界感觉刺激的运动周期和生理刺激的感觉运动周期,可以发现它们都有以下相似之处:1。有焦虑和兴奋的记忆;2.焦虑的产生与需求的产生有关,当需求得到满足时焦虑消失。兴奋的出现与需求的满足有关,需求满足后消失;3.记忆神经连接减弱形成的感官刺激信号需求,可以通过焦虑增强感官的敏感度,从而在满足需求时产生快感。

这三点共同点表明,外界感觉刺激需求运动周期和满足生理需求的感觉运动周期是基于相同条件反射原理的运动周期。

在整个感觉运动周期中,大脑记忆神经连接具有控制满足需要全过程的功能。所谓生物钟现象,其实是大脑的记忆神经连接满足自身对感觉刺激信号需求的行为控制现象。

根据自我意识的本质特征,感觉是自我意识存在的表现形式。自我意识的存在条件是感知和控制满足需要过程的能力。由于大脑记忆神经连接能够通过感觉运动循环控制满足需求的过程,能够主动感知和满足生理需求和外部感觉刺激需求,符合自我意识的存在要求。

结论:

拥有表达感觉运动循环的能力是大脑记忆神经连接成为自我意识的条件。

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生理需求刺激或外界感官刺激产生大脑记忆神经连接。大脑记忆神经连接的减弱导致对感觉刺激信号的需求,通过焦虑表达出来,产生对满足感觉刺激需求的快感的期待,而满足感觉刺激需求的行为所产生的快感记忆又进一步加强了大脑的记忆神经连接,使大脑对生理需求刺激和外界感觉刺激所产生的记忆神经连接

大脑中的记忆神经连接是在生理需要或外界感觉刺激下形成的,由其产生的感觉刺激信号条件反射运动形成符合人体需要的感觉运动循环。因此,自我意识的存在可以通过满足需要的意识直接表现出来,简称需求意识。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的需求意识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存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