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优秀5篇)最新范文(精选)

写事作文2022-12-12 17:30:29壹默

无忧自考网作文中心

年味 ((篇一)

年已渐近,年味在酝酿。

——题记

什么是年味?因为是家乡人准备过年忙碌的身影和开心的笑容,是家乡腊月集市的喧闹和繁荣。

今年的春节格外的不同,家乡的每一条街头都挂着火红的灯笼,除夕的守夜,取灯笼成为黑暗中的一丝光芒。早上的空气格外的舒畅,鞭炮依旧是那么的响亮,震耳欲聋;烟花依旧是那么的美丽。

孩子们带着小小的烟花在没有天亮的天空下,显得那么的耀眼,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又添加了一份神秘;屋外有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屋内有着大人们忙碌的身影。到了吃早饭时,孩子们跑进大厅,大人们,停下忙碌的脚步,一起坐在圆桌前共享早餐,等待外面那鞭炮放下怒吼时,一家人坐在圆桌前,有说有笑,谈论着上一年的趣事来迎接下一年的到来。就这作文样,总算是过去了,疲惫的孩子们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准备睡回笼觉了。大人们自然也是如此。寂静中时而传来别人家的鞭炮声,时而传来鸡鸣,时而传来狗吠,时而传来敲鼓声,那是别人家正在做场子,用来迎接新的一年。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大人们围在一起打麻将,老人们坐在一起烤着火炉,稍微大一点的孩子们坐在一起打的游戏,稍小一点的孩子们呢,在外面放着烟花,时不时有别人家的孩子也过来一起放着烟花,邻居家的人总将自己的孩子带过来给大家看一看,认一认脸。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友好。

夜晚的降临,黑夜笼罩着大地,唯有那火红的灯笼在黑夜中留着点点星光,每一条街道都有灯笼的庇护,使黑暗不那么冷漠,有丝温暖。

年已去,路未明,人未尽,杯莫停。

年味作文 (篇二)

戏剧性的一刻在寒冬腊月出演,幕启幕后都十分精彩,一股浓厚的年味儿袭卷而来,合家团聚,辞旧迎新,大街小巷都上演着阖家幸福的戏码,渲染着合家欢乐的过年气息。

翻开精美日历,细数春节来临的日子。年前,小孩早早买好新衣端正放在床上,待初一再穿;年关将近,大家琐碎唠叨着忙碌打扫卫生,准备大干一场;大年三十,爬高贴春联;除夕,做好熬一宿的打算,守岁;初一,吃饺子,到处恭贺新禧。年味便在亲友的欢笑声中渲染开来……

伏卧窗前,这大年三十的日子里,外面一切都那么特别。“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烟花炮竹宛是年的缩影,它在空中点缀,似乎那么虚幻,却有些“陌生”。

小孩在街上抱着大小不一的鞭炮,找到一处空旷地儿,精心挑一个,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一手堵着耳朵,一手点着打火机,五官紧缩在一起,点火之后,撒腿飞快地跑到一旁,期待而又有些害怕地望着:烟花实在美得让人心醉。

漆黑帷幕拉开后,伴随一声声巨响,一朵朵烟花,带着上天赋予它的神奇力量穿破云雾,直冲云霄,如红日喷薄而出,像孔雀开屏在寂寥苍穹绽放,犹如蓝天上的云彩,时而五彩缤纷,时而轻柔如柔曼花絮,时而如辉煌燃烧的烈火……令人烟花缭乱,目不暇接。

这一刻,一年的难受,泪水,无奈,委屈都在每一次全力以赴的绽放中消逝得无影无踪,像电光火石,洗涤了人们心中的烦躁不安,消融了人们内心的哀愁,令跳动的心充满喜庆与希望。

繁花开满天际,明亮而迷惘。社区禁烟禁炮的行为多了,但年味儿依旧,尘世喧嚣纷扰,奢华糜乱在烟花绽放的一瞬转眼成空。

烟花空逝,年味不减,我们在声声祝福中迎来新的一年。

年味的作文600字 (篇三)

现在常听人提起:现在过春节越来越没有年味了。这春节将至,感觉确实如此,都市生活快节奏、车水马龙、钢筋水泥,搅乱了年声音、色彩和味道。

社会物质富裕已经到达了一定阶段,这固然让人欣喜,但物质富裕并不能掩盖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人类需求是分和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我们物质需求渐渐都能满足了,精神需求却突然变得非常空洞。

但是,让我感到异常是,我们春节越发变得无人问津起来,但类似西方圣诞节、平安夜却在中国大受追捧。为什么我们自己传统节日遭受抛弃,而西方节日却大放异彩?我想这与大部分中国人虚荣心态有关,什么叫圣诞节?我们开始好奇,好奇了就开始研究,研究了就开始体验,体验后就越发感受到一种新鲜感,越发感觉到自己与国际接轨了,自己越来越有面子了。但是,到底是什么理论认为我们能够过一过老外“春节”就一定是现代人了?反而,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极度不尊重行为。

其实,过年是生活本身结晶,年味儿同样如此,重要是用心去品味。过年是一种休憩。忙碌地走了一年,需要暂时歇息一下,开春了再走。过年是一种企盼。子女求学求职在外,过年就是回家,长辈盼望见到子孙,过年就成了愿望。过年是一种乡愁。浪迹天涯、绝少归期海外游子,在客乡复制了传统春节,西方国家唐人街庆贺倒保留了更多传统庆典仪式,以满足游子对家乡和故土怀念,年节欢乐中夹杂着淡淡乡愁。过年是中国人一种文化身份,是我们精神家园,让我们体贴细心地守护着她。

总而言之,春节为什么在中国越来越冷?这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了解,对于民族风俗尊重,对于自身存在那一点点虚荣都存在着千丝万缕关系。

难道,我们都搬到国外去过年?

年味作文 (篇四)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土。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爷要上天”。据民间传说,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犯了错,被玉皇大地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他来到人间,看着人们怎样生活,把好事坏事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就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各户的善恶情况。到了三十日回到人间,按照玉皇大帝的吩咐惩恶扬善。所以人们在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腊月二十三日吃糖瓜的习俗便由此而来。

春节前的“二十四扫房土”是祖先传下来的卫生习惯。一来把晦气、污秽、穷气扫除干净;二来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为了迎接春节做准备。

“二十五炸豆腐”是过年必备的美食,香喷喷、金灿灿的炸豆腐,寓意是吉祥和富贵。

“二十七宰公鸡”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以雄为长,以公为大。公鸡为大鸡,与大吉谐音,取大吉大利之意。另层意思是家里有妇人生孩子做月子,才舍得把母鸡宰了,要不谁舍得宰下蛋的鸡?

过年还有许多风俗习惯,大多数寓意着平平安安,吉吉利利的意思。

年味的作文600字 (篇五)

快要过年了,大街上都挂着红红的灯笼,摆着酱鸭等年货的摊子。可绍兴到底有哪些习俗呢?我还真不知道呢!爷爷可是个老绍兴了,对了,请教一下他吧!我问爷爷:“绍兴过年有哪些风俗习惯呢?”爷爷微笑着说:“绍兴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做酱货,年糕,包粽子等,还要请菩萨和祖宗,还有吃年夜饭,还要贴春联和福字等。”复杂的我不会做,但我想我贴春联一定没问题,所以我和爸爸说:“爸爸,今年贴春联就交给我了!”

大年三十晚上,爸爸拿回俩副对联并交给我一副,对我说:“明天一早,你把对联贴到门上吧。贴对联可有学问了。不管是自写对联,还是购买春联,可不要贴错位置,把上下联贴反了。”我想:贴对联有什么学问,骗我的吧!

第二天一早,我立刻爬起床,带好胶水,直奔门口。我把春联读了一遍,是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千山。横批是春意盎然。然后将它背后粘满胶水,看也不看就胡乱把它粘上去。啊,粘歪了,我只好把对联扶正来。等我手忙脚乱地将对联弄好时,才发现,我连上下联都没有看清楚就粘了!这下可好了,对联全粘反了,变成红梅点点绣千山,春雨丝丝润万物了,怎么读也不顺口了。就在这时,我的救星爸爸醒来了,听了我讲述的经过,真是哭笑不得,只得把对联拿下来。等爸爸把春联轻轻拿下来,又把春联上的胶水仔细的涂了一遍又一遍,在按顺序将对联一丝不苟的粘上。原来,粘对联真的也有很大的学问呀!

看着新对联,意味新的一年开始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也要有新的目标,希望自己各方面都能更上一层楼!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无忧自考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年味》,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无忧自考网。

- -END- -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