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产业周刊(双周刊)|“诚联科技”获1.4亿元A轮融资;“艾登科技”再获2亿元B轮融资。

新闻数据2023-01-11 02:23:0051data

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创新不断涌现,发展成为最活跃的行业之一,36氪见证并陪伴着这一领域创新企业的成长,给行业带来了专业的呼声。

健康产业周刊(双周刊)|“诚联科技”获1.4亿元A轮融资;“艾登科技”再获2亿元B轮融资。

为此,36氪推出了《医疗健康行业周报》,今后将定期发布,为读者提供资本、政策、财务、新产品等多角度的行业信息。

请于7月10日查看医疗健康行业周报。 本期周报收录了本周和上周医疗健康领域“36氪创投频道”报道的融资新闻。

投资融资

“铖联科技”获得1.4亿元A轮融资的36氪得知,南京铖联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铖联科技)已经完成1.4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成为真正的投资。 据悉,本轮融资主要用于牙科数字化软硬件开发、市场渠道拓展。 6联科技专注于牙科全流程数字化制造,基于互联网3D打印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布式制造云工厂,贯穿义齿加工的数据—设计—制造流程,搭建牙科数字化服务平台,义齿模型设计、义齿

36氪首发|聚焦牙科3D打印,“铮联科技”获得1.4亿元A轮融资

“艾登科技”再获2亿元B轮融资36氪,AI医疗大数据公司艾登科技已完成2亿元B轮融资,海尔资本领投,星陀资本与投资、老股东创新工场和钟鼎资本可持续补充本轮融资用于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持续推进人才招聘和品牌建设等。 几个月前,公司获得钟鼎资本领投、联想之星、创新工场共同参与的2亿元B轮融资。 自2016年成立以来,艾登科技从“疾病分类”、“病案质量管理”切入,专注于医疗行业大数据深度挖掘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了覆盖医院各科管理的全面DRG/DIP解决方案,现有近4000家二、三级医疗机构

36氪星DRG/DIP解决方案推动医保控费,“艾登科技”还将获得2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据“歌铮科技”获约亿元Pre-A轮融资36氪介绍,精密影像手术机器人歌铮科技( Great Robotics )已完成约亿元Pre-A轮融资,是歌铮科技成立一年内的第二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渶策资本领投,东方嘉富投资,一苇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融资所得用于公司手术机器人核心平台开发、骨科内镜主从式微创手术机器人测试与临床试验、新一代复合引导血管介入微创机器人同类产品开发。

36氪首发|整形外科内镜和血管介入微创全手术机器人,“歌铫科技”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

“邦邦机器人”获近亿元B轮融资36氪获悉,移动科技新势力上海邦邦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邦机器人”)已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清池资本和博远资本共同领投。 零旺投资与投资,老股东长岭资本持续投资。 浩悦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加快邦国机器人多项在研新产品的生产落地,同时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布局。

36氪首发|助力旅行3.0时代到来,“波恩机器人”获得近亿元B轮融资

“通用”获亿元前IPO轮融资36氪得知一站式生物医药(核酸-蛋白质-抗体)原料和服务提供商通用已完成亿元前IPO轮融资轮融资由华睿领投,某政府基金领投,浩悦资本担任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通用电气成立于2014年,位于安徽滁州,专注于提供生物技术产品和研发外包服务,从基础生命科学研究到临床前生物药物发现、疫苗开发、核酸药物和基因治疗研发、体外诊断产品核心原料开发等多个领域

36氪首发|拓展核酸CDMO业务,“环球生物”获亿元预IPO轮融资

“达康医疗”完成4亿元e轮融资的36氪,由连锁血液透析中心企业“达康医疗”完成4亿元e轮融资,江西赣江新区国资平台赣江启动投资,中央企业农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地方国资南京高科新浚进行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开展行业并购,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式扩张,走向连锁化、规模化、集团化。 凯在资本担任了本轮融资财务顾问。

36氪首发|“达康医疗”完成4亿元e轮融资,推动连锁透析中心规模扩张

业界的动向

多场景序列三代测序,贝雷基因“一键解决”单基因全病种检测近日由山东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发布,SMA再次进入大众视野。 公告显示,SMA口服药物利福兰主动申请降价,调整后价格为每瓶1.45万元。 按年龄体重计算,调价后最大剂量患者年治疗费用低于45万元。 据了解,利斯波兰今年也将参加国家医疗保险谈判。 去年底,经过谈判代表的“断魂”,用于治疗SMA的“天价药”肌苷钠注射液纳入国家医疗保险,单瓶价格从70万元降至3.3万元,一度引发热议。

SMA是脊髓性肌萎缩症(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是由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而引起肌无力和肌萎缩的遗传性肌肉疾病。 SMA是婴幼儿中第二常见的致死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人群携带率为1/72-1/47,发病率为1/10000-1/6000。 虽然SMA治疗药物已经纳入医疗保险或正在积极纳入医疗保险的途中,但其终身治疗费用对大多数家庭来说仍然非常昂贵,患者的治疗因修正治疗而无法根治。 因此,SMA载波筛查是最有效的应对方式。

已有研究表明,三代SMA (基于三代测序)与qPCR、MLPA等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对遗传病的涵盖更全面、检测更准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今天,贝雷基因向外界公布了三代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由公司参与完成的三代SMA (脊髓性肌萎缩症)临床回顾性研究成果,最近被分子诊断领域权威国际学术杂志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即时IF=5.568 ) )

杏仁医生原团队重新创业,聚焦“医从健康”医药数字化课程。 最近,安静运营了半年的医生从健康开始正式走到台前,正式发布了产品线。 医生从健康到医疗数字化课程的目标。

医生来自健康的核心团队来自网络医疗课程上的明星公司——杏仁医生。 医生来自健康创始人徐琳,是腾讯的早期员工,腾讯期间腾讯QQ秀、QQ农场创始人,QQ空间平台负责人。 离开腾讯后,成立杏仁医生,企鹅医生与杏仁医生合并后,担任企鹅杏仁创始人COO; 另一位创始人章烨明曾在惠普、阿里巴巴工作,创业前担任杏仁医生、企鹅杏仁(现在未来的医生) CTO。

徐琳告诉36氪,医生出于健康考虑,目前团队约50人,以杏仁医生原核心团队成员为主,总部设在上海。 目前,医生出于健康的人力结构,一半以上是产品和开发。 现在,医生没有从健康中获得融资……

据开发颞下颌关节矫形器、“雅智医疗”进入报告流程的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MD )发病率在40%以上,尤其是20-45岁中青年组女性患者比例接近70%。 每年有800多万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需要接受治疗,目前每年主诉TMD相关症状就诊专科门诊就诊超过40万人次,TMD发病原因多样,症状复杂,患者疼痛、张口受限、关节破裂

目前TMD治疗以可逆性保守治疗为主,包括正畸、药物、理疗等; 药物和理疗只能暂时缓解疼痛,垫下巴治疗多采用手垫下巴,有效率50%左右,效果不稳定,费时费力; 正畸、牙合重建等不可逆的保守治疗,缺乏完整的治疗体系,许多医生难以完成治疗。 手术治疗率不到5%,只有极少数头部。 正在专科医院进行。

36氪注意到,杭州雅智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智医疗”)是一家致力于解决TMD领域痛点的创新医疗器械企业……

纵观老牌健康险TPA公司转型、“中间带”切入高端医疗保险国际保险业的发展历程,保险业的繁荣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 当社会人均GDP在2000美元到10000美元之间时,保费增长率可达15%到20%。 当人均GDP水平超过10000美元时,将迎来第一波保险业繁荣,保险深度(总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将增加一倍,时间将持续5年以上。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保险市场。 中国银行保监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保险业累计实现原保费收入4.49万亿元。 其中,健康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8447亿元,同比增长3.35%,多年来,健康保险一直是保险业增速最快的险种。

随着整个套餐的不断拓展和科技的不断迭代,近年来互联网保险套餐先后推出了南燕、水滴、元保等独角兽公司。 随着行业向纵深发展,一些保险信息化平台开始从单纯的营销、经纪向纵深发展,切入保险产品定制、流通、服务等流程……

行业观察

第一线|毛发生意继续火热。 麦植发布会即将上市香港,头发浓密是很多美女的愿望。 近年来,脱发问题备受关注,相关话题频繁涌向网络搜索。 目前,我国已有2.5亿多人受到脱发问题的困扰,30岁前的脱发率达到84%,固发、养发等需求潜力也逐渐激发,与之相关的下游服务公司也在成长。

6月29日,大麦植发医疗(深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麦植发”或公司)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正式提交A1招股书,要求香港上市,中信建在国际上是独家保荐人。 根据招股书,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 拓展公司运营网络,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研发投入,推动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

大麦植发定位于中高档毛发诊疗医疗集团,涉及问诊和诊断、微针植发、固发和生发全周期毛发诊疗服务,其特色为“微针植发”技术服务。 灼识:据咨询报告,按收入计算,公司是中国一线城市中市场份额最高( 2021年数据为5.2 )的毛发诊疗服务集团。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总收入分别为7.472亿元、7.644亿元及10.21亿元。 同期,毛利润分别为5.963亿元、5.803亿元、7.24亿元,毛利率持续超过70 %……

行业观察|惠民保险的“亏损”游戏,为什么会持续? 近日,杭州、上海等地惠民保险又成为新的一年保险期。 自2020年风靡一时以来,截至2021年底的短短两年时间内,全国共有28个省、244个地市推出惠民保,共计200余金、1.4亿人参保,保费约140亿元。 其中,仅2021年上市的惠民保产品就达到94种,累计用户数10117万人,比2020年用户数增长152%。

作为继百万医疗保险之后,中国健康保险行业的又一个现象级产品,惠民保险已经进入第三个关键运营阶段。 但36氪了解到,过去参与惠民保项目的商业公司往往陷入亏损,或维持最大小额利润。

惠民保险有多家主体参与,包括商保公司、药企、投保人、创业公司等,而且惠民保险背后往往有各地监管部门的介入和指导。 在这第三年的重要端口,如果商业公司参与意愿不足或完全放弃,惠民保险为什么会持续下去呢? 另外,惠民保险要想长期发展,参与者必须如何达成自己的诉求? 对于持牌保险公司和创业公司来说,如何寻求投入与回报的平衡?

对整个健康保险行业来说,惠民保险意味着什么……

赌上那个菌株,走上合成生物的“创造创造和财富”之路| 36氪新风向截至2022年开年,据36氪统计,国内至少22家合成生物公司将完成融资。 在一级市场上,合成生物公司的估值已经水涨船高,有的初创企业在两三年的时间里估值增长了20倍,甚至60倍。 在二级市场上,凯塞生物、华恒生物等合成生物概念股的市盈率在70倍左右,发酵产品对应的化工行业市盈率只有20倍。

但是,新的变化也隐约发生。 今年二季度在合成生物领域,除摩玥生物外,发生的其他8起融资均在A轮以前,集中在天使轮、天使轮。 与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趋势相似,合成生物投资呈现出投资快、投资小的趋势。

VC天使投资者纷纷前往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寻找可以另起炉灶的教授,或找潜力较大的博士,再安排有产业经验的合作伙伴,通过设局、融资,开启合成生物的“造物与财富之旅” 有投资者的揶揄。 目前,医药、消费、互联网行业的投资者看好合成生物。 有各自的逻辑,各自的评价体系不合适。

从终端市场来看,技术路线并不比任何人高贵,但消费者不会为“生物合成”而多买。 不过,资本市场将逐步达成“更具未来代表性的技术”共识,给予相关公司更高关注度和溢价。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合成生物技术代表着未来呢? ……

编辑:彤雨婷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