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分同类化专业、打造王牌专业……2022艺考招生新趋势

艺考动态2022-12-14 11:45:48艺考之家

日前,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全国艺术院校陆续考试。今年是疫情背景下的艺考第三年。大部分高校在考生提交作品后,都延续了视频面试的线上模式。在文化成绩占比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今年艺考有哪些新动向招生?

大部分高校延续视频面试的线上模式。

在北京电影学院,几十名由老师组成的评委正在实时监考考生。其中,摄影系初试,考生需在3小时内在提供的线稿上创作出不同情绪的正负色作品,测试考生的视觉和色彩敏感度。

细分同类化专业、打造王牌专业……2022艺考招生新趋势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导演、教授李伟:我们不要求摄影系的学生像其他美术专业的学生一样有很高的绘画功底。所有的技能和东西,学生到校后都会经过非常专业和严格的课程训练。我们更看重的是他们的基础能力。

作为疫情背景下的高三艺考,云考场依然是各大艺术院校的主要途径招生。

北京电影学院教务处主任、声音学院院长童蕾:每次正式考试前,我们会按照正常考试安排前三天的三场模拟考试时间。这三个模拟考试是所有要素的模拟。

在每年的艺考中,表演专业的竞争最为激烈。今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招生人数仍为80人,其中音乐剧表演20人。

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志峰:我们已经从传统的电影演出拓展到音乐演出。这是我们的一个新亮点,也是国内外演出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音乐剧更全面。

相似艺术专业的新细分

培养差异化人才

随着整个演艺行业的发展和领域的细分,各艺术院校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办学特色,对原有专业进行了补充或细分,以差异化的方式培养人才。今年北京电影学院首次在视听传媒学院开设播音与主持专业,计划招生20人。

北京电影学院视听传媒学院院长程维:北京电影学院招收播音与主持专业实际上是一个整体设计。培养以人为本、艺术化、国际化的语言表达人才。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王牌专业,播音专业今年的报考人数一直保持历史新高,达到1.6万人,而招生的报考人数为100人,录取的报考比例为160:1。竞争也很激烈。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李宏彦:一个是新闻导向,学生对新闻事件、新闻播音的认识;另一个是美术,语言表达和朗诵,都考;另一方面,要考察学生的文字转换能力、广播文稿能力、有无文稿的即兴创作能力。新闻,文艺,有稿和无稿都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结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今年中国传媒大学还首次增设了动漫专业、新媒体艺术专业、播音与主持(中朝、中韩双语播音与主持方向)。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王晖:目前我们学校文化素养基础测试主要是文史哲,今年通过率30%。我们希望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建立他们的文化自信。并告诫和引导广大有志之士以真诚的态度和努力的态度对待艺术。

此外,中央戏剧学院今年新增曲艺相声创作与表演本科专业,计划招收15人。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保护与修复(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招生,人数增加5人。这些:010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中国大地,特别是瞄准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来考虑自身的学科布局,特别是专业院校,从而形成整体高等艺术教育的新形态。

打造高科技王牌专业

拓宽就业空间

为了使人才培养更具专业性和针对性,许多高校对艺术专业设置进行了优化,不仅为日新月异的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储备,也使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与时俱进。今年中国戏剧学院四个专业停了招生。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昌建:四个专业分别是影视表演、戏曲影视编导、戏曲舞蹈、绘画。我们是戏曲学院,要集中精力办好戏曲专业,希望我们的传统专业能得到更多的空间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戏曲振兴,校园戏曲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化办学机构增多,也为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更深厚的土壤。

中国戏剧学院京剧系实践教研室主任许晓刚:我们发现今年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从010到31040。此外,一些学生和民办办学机构的学生也报名参加了我们的考试,让我们眼前一亮。

在各大艺术院校中,北京舞蹈学院今年的本科招生改革更进一步,重点打造舞蹈表演招生平台。一方面扩大了招生的规模;另一方面统一了学习舞蹈表演、舞蹈教育、编导的考生高考电话录取。

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徐睿:学校建立了跨专业、转专业的机制,包括在这些优秀的演员当中,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来可以从表演发展到编导。

(央视记者王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