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读考南艺,在这所农村艺考集中营的一年我都经历了什么?

艺考动态2022-12-23 10:16:39艺考之家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唐智)最后一节晚自习课结束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从早上7点开始晨读到现在已经15个小时了。这15个小时里,除了吃饭,就是上课。课间短暂的10分钟聊天,就是一天的休闲时间。这就是复读这一年唐唐的日常生活,不可改变,循环往复。

绍兴学院

复读考南艺,在这所农村艺考集中营的一年我都经历了什么?

糖是我的朋友。16年,她放弃了机会,选择在绍兴文理学院复读录取,只是为了更好。这也开始了她与这所中学的故事。

1从农村到艺术院校学习这一年我经历了什么?时间回到2016年的暑假,当唐唐看到自己被绍兴文理学院录取录取时,又惊又喜却也不甘。‘我可以去更好的学校’抱着这样的态度,唐唐放弃了录取,转身复读。糖复读高中是当地人公认的‘严’。不在市区,在徐州铜山区下的一个村子里。学校周围没什么可玩的,诱惑就少了很多。学校规模很大。虽然是在农村,但是名字很有诗意。校名中阿海棠的唐字与的名字谐音,算是她在孤独困苦中的一点慰藉。

糖复读学校

对于在城市长大的唐唐来说,在农村读书是件新鲜事。第一次看到像鸟一样大的飞蛾,半夜乡村的寂静和辽阔,给了糖糖不一样的感觉。除了学习,唐唐在这里无事可做。她时间被一张计划表整整齐齐地排好了。早上7点开始上课,做早读到晚上10点半。休息时间仅包含:午餐和晚餐各半小时。本来有2小时午休,但是也被学校要求自习一小时,去教室睡一小时。自习课10点半开始,宿舍11点熄灯。有时候你不得不在黑暗中洗头。”糖糖说道。按照学校的规定,每周三只能洗澡。为了保持干净,只能和查床的老师打游击,安安静静的洗头。

在这样的强化学习下时间,给父母打电话成了一种奢望。学校管的严,不允许带手机。一周7天,168小时之外,周日中午只有2个小时,可以自由出入校门。(一周休息两小时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但是唐唐没有理由退缩。毕竟这条路是他自己选择的。即使她每天花很多时间时间去学一些学不到的东西。糖上午上完文化课,下午学习视唱练耳乐理。她说自己最喜欢音乐欣赏课,不仅能听到和分辨各种乐器,还能在这段艰难的时光里给自己更多的音乐安慰。

2017年江苏音乐省统考,糖糖考了200多分,比以前多了近40分。这个分数足以让唐唐上一所好学校。这也使得老师让唐唐回学校上文化课,而不去关注单个动作。有老师甚至对唐唐说:“不要去南艺这样的学校,反正你也不行。”

江苏省统一考场:南京师范大学

迫于压力,唐唐还是拿到了南艺的证书。艺考结束后,唐唐回到学校进行文化训练。临近高考,天气炎热干燥。为了防止学生吹空调生病,学校的空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糖糖受不了热,经常出去告病,吹外面小店的空调调节心情。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生病其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生病意味着可以得到老师的请假去看医生,呼吸外面的空气,不再受学校规章制度的束缚。

高考后,唐唐被套南一录取。这段艰难的复读时间也有了最好的结果。

这是荒谬的,但合理的;这是残酷的,但也是无奈的。除了唐唐本身的故事,这个学校也值得一说。一个年级500多名学生,近一半选择美术,近四分之三是半路出家。这所中学在美国

在茂昌中学,近15000名考生参加了高考。

我们都知道毛坦工厂中学,它是为高考而生的。某种程度上,在唐唐复读的高中,我们隐约可以看到毛坦工厂中学的影子。这所学校,它聚集了一批有大学梦,却不能靠文化考上大学的孩子,它给了他们实现梦想的渠道:学美术,于是,一大批从未接触过音乐、美术的学生,拿起了五线谱,把画笔投入到了美术生的大军中。

为了教好这样一群‘小白’学生,这所学校也有自己的套路。以音乐生为例:根据江苏省音乐统考的考试规则,学校安排了视唱练耳、乐理、音乐欣赏、声乐等课程。他们每天都要接受各种音调、和弦、旋律的疯狂洗礼。在这里,考试已经司空见惯,两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这不是问题。

学校同时注重艺术和文化。上午安排语数,下午是专业时间。临近省统考,学校停止了文化课,开始了全天的美术课培训。听着同样的曲调和声音,你的大脑会爆炸。艺考还没结束,一整天的文化培训等着你。

高强度、高压力的教学让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学校的上线率每年都能达到80%以上。有一些毕业生考上像杨梅,南一这样的学校,但是也有很多失败的学生。事实上,我身边已经出家的艺术生,在大学课堂上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有人跟我说:“进大学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只能每天在琴房疯狂练琴,才能赶上周围人的进步。每天都不能懈怠。”

这些半路出家的人,比起学琴三年十年的人,只能埋头苦干。我问他们:“你后悔你的选择吗?”大部分都没有遗憾。也许对他们来说,成为一名美术生是当时那个环境下最好的选择。

回到这所中学,无论是在作息时间表上,还是在不让带手机这样的小事上,无疑都是严格到有些不厚道。它为每一个艺术生提供了学习的场所。甚至用一种略带强迫性的手段强迫每一个学生学习。所谓存在即合理,这个学校的存在一定有它自己的道理。就像毛坦工厂中学:“很荒唐,但很合理;很残忍,但也很无奈。”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最后说到糖,我问她:“你觉得今年复读怎么样?”她说:“回想当时,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了。生活很苦,但我只记得那一年苦的快乐。我不认为我有那个时间,也不认为我现在是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