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名词解释部分

写事作文2022-12-31 17:51:51丰树哥

(1)文史典籍

2022年中考语文名词解释部分

四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文房四宝”:经、史、子、纪。

055-79000六义:风、雅、松、赋、比、兴。

艺:又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历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黄三”: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按照《诗经》,分别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3)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居住的山是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衡山、中岳嵩山。

“九州”: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行政区划,后来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称中国为“赤县神州”。

海里面:根据古代传说,中国的疆域四面环海,所以叫海里面。

四海:指全世界,全国。

“八废”:皆指天下。

河流:古代文章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以后分为魏、蜀、吴。

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阳。

古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4)其他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谷:古代粮食作物的总称。(即小米、黍、麦、稻、米)

3.五味: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牲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喻意、意译、借意。

10.联中“三元”:先后在省考、省考、宫考中得第一名的是谢园、慧远和联中的学生。

11.五音:五音。又称“五音”,即我古五音中的宫、商、角、征(指)、羽。

12.四个民间故事:《史记》,《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

13.三长老:古代主管教育的乡官。

14.并且:是指在科举考试中被选中,考试不及格被称为落榜、掉队。

15.儿童测验:又称“儿童测验”。包括县考、府考、书院考三个阶段。通过高考后,取得学生(秀才)资格,才能进入官府、州县学习,所以也叫入学考试。各种规模的候选人被称为童生。

16.科举考试:官方科举考试分为地方考试、会试、宫试三级。

乡试:(称为秋微或大碧)每三年在省内举行一次,只有秀才才有资格以举人的身份参加考试。第一名获胜。

考试:于省考后第二年春季在北京礼部举行(称春卫或礼卫)。参加考试的人必须是举人,他们在考试中被称为龚氏。第一个名字是袁。

宫廷考试:由皇帝主持,龚氏有资格参加,在考试中称为进士。第一个是学生,第二个是第二名,第三个是探花。合称为三足鼎立。

光绪三十年(1905年),由于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除。

17.《孟姜女》:中国最早的词义解释专著,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词典。

18.“雅”是指《尔雅》里和《诗经》里的国风。它经常被用作文学才华的代表。

19.《楚辞》:是中国最早的一首诗。诗共305首,按音乐性质可分为“风、雅、颂”三类。

20.暂停:古代的一种祭祀仪式,这是在

25.四季:春夏秋冬。三月、二月、三月分别称为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夏分别称为夏梦、仲夏和夏末月(三夏),秋季和冬季以此类推。

26.星星(xiu):古代称为星座星。

27.裕昌金马:指翰林院。

28.《离骚》:东汉许慎编纂的影响最大的古代字典。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家;“九流”是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圣贤、农人。指旧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各界人士。“三教九流”含有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俗话说。也就是说,没有重要的事情不要怕来找麻烦。“三宝”,佛教术语,指佛、法、僧。

31.状态:“她”是土地神,“姬”是谷神。在古代,人们习惯把国家视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大臣去世后,朝廷根据他的生平事迹给他封号,以表达对善恶的褒贬。比如,范仲淹的谥号是文。

33.岳阳楼四绝:滕建岳阳楼,范仲淹题写,题写,邵(苏)篆书,一时传为四绝。

(5)古代绰号

1.桑子:故乡2。女性3。男子4。红岩:书信。

5.国家:国家6。历史:历史年鉴7。轩辕:祖国8。“三尺”:法律

9.谦虚:自诩:愚、轻、开、卑、小、忠、仆皇帝自诩:孤、寡、忘恩负义书生自诩:小学生、晚生、晚学其他:低、小、老、妾、老姑娘等。

10.荣誉称呼:皇帝:万岁、圣父、圣驾、天子、陛下等。天子:殿下将军:惠惠称呼对方或对方亲属:尊称、尊称、贤德、仁义。凌,意为美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你的父亲(对方的父亲)、你的母亲(对方的母亲)、kn(对方的妻子)、你的兄弟(对方的哥哥)、你的儿子(对方的儿子)、你的女儿(对方的女儿);尊重,用来指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比如尊重你的父母、大众、君主、政府(都称对方为父)、教会(对方为母)、亲戚(对方的亲戚)、驾(对方的父母)、命(对方的命令)、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作同辈或晚辈。如仙家(互称)、仙郎(互称儿子)、仙弟(互称弟弟)。仁,意为爱,应用广泛。比如年龄比自己大的叫好朋友,地位高的叫仁。老人称:夫父(后称妻父)亦称“泰山”,妻母称夫母,“太水”。标题前加“第一”表示死亡。长辈和同辈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师、大人等。

11.年龄称谓:条是指三四岁到八九岁的孩子。总角度是指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的青少年。豆蔻指13、14岁到15、16岁的少年。淑发:男十五岁。弱冠:男性20岁,说明已经成年。李:男的三十岁。(站起来:站起来的志气)不要迷茫:男的四十岁了。知命:是五十岁的人。(知命,人称“天命”):六十岁。主治:七十岁。(11)高龄:指八九十岁。(12)时期一:百年老店。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
写事作文1970-01-01